連日來,幾家入住福泉的新建材企業為磷、煤礦廢棄礦渣搶得不可開交,直到分管工業的副市長張夔出面調停方才罷休。原先福泉市幾家磷化工公司的大量廢礦廢渣不僅污染環境,而且僅請人將廢棄物拉出城外堆放,公司得每噸開給運輸人員8元錢,現在新建材企業搶購礦渣每噸反而付給公司8元錢。
廢物變成“香餑餑”的關鍵是科技進步。
福泉市素有“亞洲磷都”、“黔南煤都”之稱,是全國重要磷化工生產基地之一。由于生產技術落后,該市磷化工生產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硫、氟化物、磷石膏、工業粉塵等污染物質,福泉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環保代價。
如何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發展。福泉市決策層痛下決心,每年拿出數百萬元支持企業進行科技攻關和設施改造,積極利用廢棄廢渣發展建材等,吸引環保企業加盟福泉磷化工開發。
天福公司、藍天氟化工公司、森威公司等一批有規模、有實力的大型企業來了,4年內全市實現工業固定資產投資50多億元,其中有近10億元投資瞄準的是廢礦、廢氣轉化增值。
川恒公司濕法磷酸深度凈化技術開發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這一技術的推廣運用,使福泉市飼料磷酸鈣鹽在國內同行競爭中脫穎而出;利森甕福公司80萬噸磷石膏制水泥緩凝劑,通過對磷石膏渣煅燒等特殊處理工藝,將磷石膏廢渣變廢為寶;泰福公司將磷石膏渣制成紙面石膏板的資源循環利用技術推廣加快了福泉新型建材產業的發展。為此,今年福泉市被確定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化工·磷化工)。
面對該市磷化工年產生400萬噸的廢棄磷石膏市場。甕福天合新材料科技公司目前正加緊對130萬噸礦渣水泥,1億塊磷石膏抗水磚,3000萬平方米紙面石膏板生產線的建設;川恒公司年生產2×10萬噸高性能石膏粉;泰福公司年生產6000萬平方米紙板石膏板;森利甕福公司年生產80萬噸水泥緩凝劑……
科技創新讓福泉市磷及磷化工經濟大展宏圖。2009年,該市市級磷化工年產值60多億元,預計到2015年,磷及磷化工產業產值達到120億元以上,全市建材行業年消耗磷石膏100萬噸以上,實現附加產值10億元以上。
廢物變成“香餑餑”的關鍵是科技進步。
福泉市素有“亞洲磷都”、“黔南煤都”之稱,是全國重要磷化工生產基地之一。由于生產技術落后,該市磷化工生產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硫、氟化物、磷石膏、工業粉塵等污染物質,福泉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環保代價。
如何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發展。福泉市決策層痛下決心,每年拿出數百萬元支持企業進行科技攻關和設施改造,積極利用廢棄廢渣發展建材等,吸引環保企業加盟福泉磷化工開發。
天福公司、藍天氟化工公司、森威公司等一批有規模、有實力的大型企業來了,4年內全市實現工業固定資產投資50多億元,其中有近10億元投資瞄準的是廢礦、廢氣轉化增值。
川恒公司濕法磷酸深度凈化技術開發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這一技術的推廣運用,使福泉市飼料磷酸鈣鹽在國內同行競爭中脫穎而出;利森甕福公司80萬噸磷石膏制水泥緩凝劑,通過對磷石膏渣煅燒等特殊處理工藝,將磷石膏廢渣變廢為寶;泰福公司將磷石膏渣制成紙面石膏板的資源循環利用技術推廣加快了福泉新型建材產業的發展。為此,今年福泉市被確定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化工·磷化工)。
面對該市磷化工年產生400萬噸的廢棄磷石膏市場。甕福天合新材料科技公司目前正加緊對130萬噸礦渣水泥,1億塊磷石膏抗水磚,3000萬平方米紙面石膏板生產線的建設;川恒公司年生產2×10萬噸高性能石膏粉;泰福公司年生產6000萬平方米紙板石膏板;森利甕福公司年生產80萬噸水泥緩凝劑……
科技創新讓福泉市磷及磷化工經濟大展宏圖。2009年,該市市級磷化工年產值60多億元,預計到2015年,磷及磷化工產業產值達到120億元以上,全市建材行業年消耗磷石膏100萬噸以上,實現附加產值10億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