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納米多孔金屬(nanoporous metals)是近十年發展起來的一類新型功能納米材料,其由納米尺度的細孔和韌帶構成,具有極大的比表面積、優良的導電和導熱性能,可表現出與塊狀金屬完全不同的物理化學性質,是一類新型納米結構催化劑。 大連理工大學 包明教授課題組與日本東北大學相關研究室合作,在國際上率先開展了有關納米多孔金屬催化材料在非均相催化領域的系統研究,取得了系列成果。
本次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J. Am. Chem. Soc., 2016,138, 10356–10364.)上的論文中,包明教授及合作者首次揭示了殘留銀的量對納米多孔金(AuNPore)材料的微觀結構、物理化學性質和催化選擇性的影響。掃描電鏡照片顯示納米多孔金材料Au>99Ag1NPore的孔徑大小為25-40 nm,而殘留銀含量多的Au90Ag10NPore具有較大的韌帶尺寸(50-75 nm),這意味著其催化反應活性低。X-射線光電子能譜測試結果表明,與Au>99Ag1NPore相比較,在Au90Ag10NPore中,金原子帶有部分正電荷,而銀原子帶有部分負電荷。
催化反應研究結果表明,在氧化反應中,Au90Ag10NPore的催化活性要優于Au>99Ag1NPore,而在還原反應中,催化活性正好相反。在本論文首次報道了納米多孔金材料上氫分子H–H鍵的斷裂,此外,Au>99Ag1NPore催化的加氫反應可在溫和條件下(8 atm H2,90ºC)進行,實現C≡C、C=C、C=N和C=O等不飽和鍵的高效、高化學選擇性加氫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