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春節假期基本結束,鈦白粉行業也逐漸回歸正常運營。春節前,少數企業選擇調漲其產品報價,整體市場延續企穩態勢。春節期間,大部分廠家裝置開工平穩,生產做庫存為主,交通運輸方面有所受限,出貨情況實屬一般。節后,業者陸續返市,場內實際成交氣氛平淡居多,需求釋放不足。
據悉,亨斯邁(Huntsman)公司的二氧化鈦生產設備(位于芬蘭波里市)于1月30日起火。該地區所有Huntsman員工均得以幸免,并未有傷亡,消防隊滅火及時。
事實上,波里市共有13萬噸二氧化鈦產能,相當于15%Huntsman的總產能和10%歐洲總需求量。其起火地點已經覆蓋財產損失保險。Huntsman正在著手盡快修復裝置,以確保客戶能正常拿貨。加之,科慕(Chemours)2017年2月6日宣布,自2017年3月1日起,上調北美、加拿大、亞太、拉丁美洲、歐洲、中東、非洲銷售的所有科慕(Chemours)Ti-Pure鈦白粉價格,或另見合同要求。
北美和加拿大:上調0.06美元/磅;
亞太:上調150美元/噸;
拉丁美洲、中東、東歐和撒哈拉以南非洲:上調200美元/噸;
西歐和中歐、土耳其和北非:上調200歐元/噸。
國際市場傳遞出的消息,均相對利好國內市場,沉寂一段時間的行情,或再有起伏。隨著國家去產能進程的發展,以及對環保安全方面的監管嚴苛,鈦白粉上下游市場供需更加緊張。上游原料礦,國內市場報價堅挺,國外行情高位報盤,成本面不斷利好。
根據海關總署提供統計數據,2016年中國鈦白粉出口720470.09噸,同比增長33.82%,2016年中國鈦白粉進口189242.33噸,同比減少7.06%。大中型企業依舊偏向于出口市場。短時來看,鈦白粉業者心態尚可,后市行情或窄幅上行,實際成交單議,價格可商。只不過,價格炒漲的同時,仍需重視產品質量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