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自2018年以來,我國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取得突出發展,企業的質量效益得到明顯提升。炭黑作為基礎工業材料之一,其品種豐富多樣,充分滿足了不同產品的需求。早期,隨著輪胎行業加快“走出去”步伐,炭黑行業迎來較快發展。進入 2019 年,隨環保政策趨嚴,煤炭、焦煉等行業產能出清,上游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企業生產成本加大;同時疊加汽車銷量持續下滑和橡膠輪胎行業貿易摩擦導致的市場收縮等負面因素,炭黑企業經濟效益極大下滑。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我國炭黑產量年均增長率達8%。自2006年起,我國炭黑產量更是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位。但是進入2019年以后,隨著生產成本升高和市場發展陷入停滯,我國炭黑產業正經歷艱難變局。從數據來看,我國炭黑材料多年來一直保持高速增長,但是從市場需求來看,炭黑行業產能已經出現過剩現象,產能與產量的增長匹配度已經失衡,據統計,僅華北、華東地區,僅山東、山西、河北3省的炭黑產能就占全國總產能的58%。
早在2013年有關部門就已經出臺相關政策調整產能過剩規范行業發展,但是受汽車及輪胎工業市場需求提振等因素影響,炭黑行業的產能進一步擴張。在原有產能沒有充分利用的情況下,盲目的擴張產能并沒有給企業帶來利潤的增長。‘料難買、貨難賣、兩頭夾板氣’正在成為一種行業常態,在進入2019年后,過剩的產能疊加上游漲價和下游市場滑坡正在成為炭黑企業的‘催命符’。
盡管產能呈現過剩,但是在2019年之前,一部分國內的炭黑產能通過出口的形式得到化解,國內的白熱化競爭也正通過全球化得到緩解,但是盈利狀況長期處于低位。隨著全球經濟市場大幅震蕩,尤其是以‘全球貿易摩擦’為核心的‘黑天鵝’事件,讓一些企業原本緊張的資金鏈瀕臨崩潰,而汽車市場與輪胎行業的衰退對炭黑企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王二小過年,一年不如一年。’對炭黑企業來說如果2019年是猝不及防的‘黑天鵝’來襲,那么2020年則可以說是避無可避的重磅炸彈轟炸。一場意料之外的新冠病毒疫情,讓全球市場陷入停滯,百業頹靡亟待轉機。從國內來看,下游企業需求進一步縮減,上游企業原材料價格上漲已成必然,盡管受疫情影響國內炭黑產量有所下調,但是不可回避的是,之前出口端所消化的炭黑產量會因國外下游企業生產停滯而不得不內卷國內,一場關乎企業生死存亡的價格戰或即來臨。
只是出口端內卷并不可怕,畢竟多年來的白熱化競爭,國內企業對價格戰已經司空見慣,算不得什么新鮮事。但是比價格戰更讓人揪心的則是此次疫情所導致的國外市場份額丟失和疫情過后更多的國外企業入局國內市場。新冠病毒疫情是最厲害的‘去全球化’武器,2018年以后的全球市場正經歷一場產業鏈的重整,隨著疫情的持續擴散和事態日益嚴重,一些國家將不得不重視炭黑作為基礎化工原料的重要性,進一步出臺保護本國炭黑企業發展的措施也勢在必行,疫情過后,國內企業產品走出去的腳步將遭遇較大阻力。
如果新冠病毒疫情為‘去全球化’帶來契機,那么‘新·石油危機’則可謂釜底抽薪。雖然病毒肆虐人們無法預料,但是病毒帶來的經濟震蕩人們還是有心理預期,但是‘新·石油危機’確實讓眾人大跌眼鏡,‘油比水賤’這種事情一度是國人的夢想,如今切實發生,對國內炭黑企業來說無異于寒冬將至。之所以如此說,根源在于國內與國外的工藝存在差異。
國際炭黑生產原料油分為三類 : 一是煤焦油,是煉焦生成的副產品,其中高溫煤焦油產量約占焦炭產量的3%-4%;二是乙烯焦油,是烴類裂解生產乙烯得到的副產品,可作為生產炭黑原料,也可作為工業鍋爐燃料,產量約占乙烯產量的20%;三是澄清油(FCC),是粗柴油催化裂化生產汽油時的產物。
由于中美煉油工藝有所區別,我國的催化裂化澄清油基本用于燃料油調配,而美國的催化裂化澄清油卻無法用于燃料油,其性質適合作為炭黑油的原料。歐洲和美國的炭黑油以FCC為主,尤其是美國達95%以上,而我國的炭黑則以煤焦油和蒽油為主。石腦油價格大幅下跌,海外炭黑生產成本下降,國內炭黑比價優勢驟減。
雖然危機環伺,但是我們仍舊可從此次疫情之中看到轉機。從全球炭黑產量來看,亞太地區產量占60%左右;北美占約14%;俄羅斯和東歐諸國占約9%,西歐7國占約7%,中南美占約6%,非洲和中近東占約4%。其中,排名前10的炭黑主產國依次為:中國、美國、俄羅斯、印度、日本、韓國、巴西、泰國、德國和意大利。中國的炭黑年產量已超過全球總產量的40%,美國緊隨其后,是世界第二大炭黑生產國和消費國。
疫情肆虐固然讓全球經濟陷入停滯,但目前來看,在排名前10的主產國中,只有中國率先從疫情的隔離管控中逐步恢復,相關企業正積極復產,對于國內部分擁有研發能力的企業來說此時正是‘國外進口產品國產化替代’的絕佳時機。此外,盡管國際油價暴跌對未來國內產品競爭力構成威脅,在全球市場陷入發展停滯的此刻,對國內部分亟待轉型的企業來說是絕佳時機,雖然市場端的競爭壓力增大,但利用此次‘行業暫停’的契機,企業的轉型和新型產品攻關及試產壓力得到極大緩解,同時還可借此逐步淘汰過剩產能,優化整體競爭力。
從長遠看,國際油價恢復正常價格是必然趨勢,盡管短期的油價暴跌對未來一段時間國內產品的競爭力構成一定威脅,但是國內企業也應該充分認識到當前國內炭黑市場發展的主要矛盾依舊是產能過剩與市場的無序化競爭,只有國內市場實現規范化競爭和產能協調發展,中國的炭黑產業才能從量的積累實現質的飛躍。
如何實現炭黑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國內炭黑龍頭企業黑貓炭黑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魏 明曾發起倡議:為了調整市場供求平衡,各企業應加大科研及智能制造投入,自覺限產,限產幅度根據市場需求,在原有產量基礎上限產10%-20%,保證市場供需平衡;穩定炭黑原料油市場,不參與哄抬原料油價格的不良競爭行為;穩定市場銷售,按照合理利潤空間銷售,不能為搶占市場而采取不計成本的銷售,擾亂市場秩序;對于出口到國際市場的中國炭黑,同樣要求不能無序競爭,維護國際市場的公平競爭秩序;規范企業銷售行為,避免無訂單發貨等非正規銷售的行為發生;認同區域劃分,保持相對穩定的市場份額,避免造成市場動蕩。
參考資料:
我國炭黑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預測
炭黑高質量發展遇四大攔路虎
我國炭黑工業發展現狀及產品消費需求趨勢
全球炭黑市場預計到2021年將達到137.9億美元
日本炭黑需求量同比減小
關于全球炭黑市場的述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