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車用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越發引起人們的關注和重視。2020年10月1日起,由邦普、寧德時代等起草的《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 再生利用 第2部分:材料回收要求》(GB/T 33598.2-2020)正式實施。
《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 再生利用 第2部分:材料回收要求》(GB/T 33598.2-2020)規定了車用動力蓄電池材料回收的術語和定義、總體要求和污染控制及管理要求。適用于車用鋰離子動力蓄電池和鎳氫動力蓄電池單體的材料回收。
起草單位
廣東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哈爾濱巴特瑞資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超威創元實業有限公司、張家港清研再制造產業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贛州市豪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賽德美資源再利用研究院有限公司、廣州中物高新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邦普汽車循環有限公司、山東鋰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南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
一般要求
材料回收利用企業宜符合GB/T 36132 要求,應采用國家鼓勵的先進適用技術。
材料回收利用企業回收處理過程不應導致二次污染,如涉及危險廢物,應取得相應的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或交由具備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第三方進行處理。
不得將未經任何處理的動力蓄電池單體、電解液、黏結劑、隔膜等擅自丟棄、傾倒、直接填埋或直接焚燒。
處理要求
回收處理應符合YS/T 1174等相關標準的要求。
回收處理應遵循安全、環保和再利用的原則。
回收處理可采用機械前處理和濕法冶金相結合的定向循環回收處理技術。
有關定向循環回收處理技術
1.設備
動力蓄電池單體材料回收過程中宜采用的設備包括:單體全自動拆解設備、破碎分選設備、熱解系統、反應裝置、燒結裝置、存儲裝置、廢氣處理裝置、廢水處理裝置、廢渣收集設備、降噪設備等。
2.處理流程
定向循環回收處理技術是指以廢舊動力蓄電池為原料,經過物理處理、濕法冶煉和材料合成,將有價金屬再生為電池材料,完成“電池-廢電池-電池材料-電池”逆向、閉合循環利用的一種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動力蓄電池單體材料定向循環回收處理流程圖
3.物理處理
放電處理:放電處理應按照企業制定的放電規范執行。
拆解:不得采用人工拆解的方式拆解,宜采用自動化的機械設備進行拆解。拆解后,分類收集外殼、電芯、電解液等,并處理產生的廢氣。
熱解:宜采用熱解系統對拆解產物進行熱解,去除有機物。熱解系統應配備廢氣、粉塵處理裝置及固體收集設施。
破碎分選:破碎分選應符合YS/T 1174的要求。應優先選用材料回收利用率高的工藝,破碎宜采用自動化方式,分選宜采用篩分、風選、磁選等方法。破碎前,應清除鐵塊等硬性物質;分選前,宜保證物料干燥。軟包電池和圓柱形電池宜采用整體破碎工藝技術,提高安全環保性和生產效率。鋰離子動力蓄電池分選后,得到銅粉、鋁粉、鐵粉和冶煉用精選電極材料;鎳氫動力蓄電池分選后,得到鐵粉和冶煉用精選電極材料。
4.濕法冶煉
浸出:浸出過程,冶煉用精選電極材料和浸出溶液的固液比宜控制在合適范圍內,應攪拌均勻、反應充分。
除雜:除雜過程,應以不引入多余雜質為前提,結合沉淀除雜和萃取除雜的方法,確保雜質元素得到合理去除,減少鎳、鈷、錳、鋰等元素流失。
提純:應根據金屬元素特性進行提純,選用適當的萃取劑,在一定的萃取條件下,經多次萃取,獲得高純度的目標金屬溶液,如含鎳、鈷、錳溶液或鋰溶液。
5.材料合成
材料合成將金屬純化液轉化為正極材料、前驅體等電池材料的過程。材料合成的產品應符合相關產品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鎳鈷錳酸鋰應符合YS/T 798的要求,鎳鈷錳氫氧化物應符合GB/T 26300的要求。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三昧)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