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10月25日,為期兩天(10月24—25日)的“中國顆粒學會第十一屆年會暨海峽兩岸顆粒技術研討會”在廈門圓滿落幕。趁熱浪未停,跟隨小編腳步,再來看看本次會議更多的精彩內容吧~~
一、郭慕孫先生百年學術紀念論壇
郭慕孫先生(1920—2012)是中國流態化技術的開拓者和學術帶頭人,也是國際流態化技術學科領域有聲望的科學家之一。今年是郭慕孫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日,他首次提出“散式“和”聚式“流態化的新概念、建立中國最早的流態化研究室、協助葉沛籌建化工冶金研究所。郭慕孫先生與顆粒有著不解之緣,一輩子的科研工作基本都與顆粒息息相關,為推動我國顆粒學的學科發展傾注了極大心血。




郭慕孫先生百年學術紀念論壇現場
二、中國顆粒學會青年科學家論壇—“小顆粒,大健康”之新冠病毒傳播、防控與檢測

三、中國顆粒學會團體標準工作委員會2020年度會議及標準審查會
中國顆粒學會團體標準工作委員會于2017年2月28日正式成立,今年是中國顆粒學會團體標準工作委員會成立3周年。

中國顆粒學會團體標準工作委員會2020年度會議及標準審查會現場
四、材料合成與組裝分會場暨2020功能材料與界面科學研討會

精彩的專家報告



分會場現場盛況
第1分會場:新冠疫情后的氣溶膠科學發展與未來趨勢

第2分會場:能源顆粒創造美好未來

第3分會場:面向產業需求的流態化研發

第4分會場:顆粒的測試與表征

第5分會場:顆粒制備、處理與應用

第6分會場:超微顆粒及應用(能源、環保、生物醫學等)

第7分會場:工業藥劑學的相關領域—粉體,儀器,設備,輔料,新技術,新劑型

第8分會場:吸入顆粒與健康

第9分會場:微/納米氣泡研究及應用

第10分會場:天然和仿生顆粒

第11分會場:環境與清潔能源創新:化學鏈技術與CO2資源化利用

第12分會場:發光顆粒照亮未來

第13分會場:顆粒與多相流數值方法及其工業應用

第14分會場:金屬材料功能化

第15分會場:污染物深度解毒

第16分會場:C1轉化過程中催化劑開發、制備以及催化反應工程

墻報交流現場

中國顆粒學會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顆粒技術研討會是促進交流國內外顆粒學研究與技術的盛會,既是學術研究的圣地,也是跨領域、跨學科、地域的專家溝通交流的平臺。會議前,顆粒學大咖們在自己的領域辛勤耕耘,會議期間,各科研工作者、企業代表進行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專題報告分享,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共促本次會議圓滿舉行,同時也希望通過每兩年一次的會議,使中國顆粒學蓬勃發展!
(以互聯網技術推動粉體行業持續健康發展,致力于成為有價值的產業互聯網服務商,以上是中國粉體網記者在廈門發回的報道/茜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