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吳鋒,男,1951年出生,中國工程院院士,新能源材料科學家,北京理工大學杰出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理工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北京理工大學求是書院院長,能源與環境材料學科首席教授,北京電動車輛協同創新中心清潔能源領域主任兼首席科學家。

科研成就
我國綠色二次電池與相關材料領域的學科帶頭人之一,長期從事新型二次電池與相關能源材料的研究開發,率先提出采用輕元素、多電子、多離子反應體系,實現電池能量密度跨越式提升的學術思想,研發出高比能二次電池新體系與關鍵材料,得到國際同行的高度評價。吳鋒作為我國鋰離子電池研究最早的倡導者和組織者之一,帶領團隊自主開發出一系列鋰離子電池關鍵新材料、電池制備新工藝和電池安全性技術,提高了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安全性和溫度適應性,為我國鋰電產業發展和搶占國際高端產品市場提供了技術支持;提出通過系列關鍵材料的協同作用提高電池本征安全性,發明了安全性電極、復合型陶瓷類聚合物隔膜、具有阻燃性和電化學兼容性的電解質體系;率先提出電池系統安全閾值邊界的概念,帶領團隊開發出識別與控制技術;在廢舊二次電池綠色回收技術等方面也獲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和發明專利。圍繞國家重大需求,探索不同二次電池體系間的技術融合,在電池反應理論、關鍵材料和工程化技術方面取得了創新突破,為我國新能源材料和新型二次電池的研發和產業化做出了重要貢獻。

科技報國
他是我國鋰離子電池研究最早的倡導者和組織者之一。繼“七五”期間他作為新型儲能材料專題責任專家在組織了“863”計劃全固態鋰電池及相關材料研究的基礎上,1990年他又通過調研接受了查全性院士和吳浩青院士的提議,不失時機地建議將鋰離子電池研究列入了“863”計劃,這對發展我國鋰離子電池和相關材料的研究和產業化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他長期從事相關基礎研究與應用開發,提出了多角度、系統提高電池安全性的思路,發明了高強度復合隔膜、熱關閉隔膜、具有阻燃性和電化學兼容性的電解質體系和熱穩定性良好的電極材料;采用咪唑啉酮類離子液體作為電解液功能添加劑,提高了鋰離子電池的溫度適應
性,是多項鋰離子電池新型材料發明專利的第一發明人。

人物評價
意大利羅馬高技術回收中心主任L. 托羅:吳鋒和他的團隊發明了將天然有機酸用于廢舊電池綠色回收技術,被評價為:“是一種經濟、高效、無污染的回收技術!
國際電池材料學會理事會主席R. Brodd博士:“2012年國際電池材料學會(IBA)理事會選定吳鋒作為2012年國際電池材料學會(IBA)科研成就獎的獲獎者是基于吳鋒在新型二次電池和相關電池材料領域所做出的杰出貢獻,這些貢獻已得到了國際學術界的廣泛贊賞……吳鋒所提出的基于多電子反應原理發展新型高容量電極材料的開創性思想十分重要,相信這一新的思想將成為發展高比能電池的指導性原理。
前國務委員、國家科委主任宋健:“吳鋒主持的項目以鎳氫電池的工程化技術為重點,探索一條中國高技術產業化的路子,是一件具有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的大事。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吳鋒主持創建的中試基地也為我國鋰離子電池的快速發展提供了知識儲備、技術儲備、工程儲備和人才儲備。
吳鋒院士說自己最大的樂趣之一是和朋友、學生們討論問題,最大的心愿是學生能夠超過自己,為祖國、為科學做出貢獻。
參考資料:
北京理工大學文件.
情系綠色能源——記北京理工大學吳鋒教授.
百度百科.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星屑)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