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隨著全球能源矛盾的日益加劇,鋰離子電池應運而生,被應用于各行各業,已經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與此同時,電動汽車也開始進入到人們的生活中。由于全球范圍內新能源汽車的迅速崛起,普通液態鋰電池的各種問題已經逐漸暴露,有著能量密度高、工作溫度范圍寬、安全性好、循環壽命長等特點的固態電池引發了市場的高度關注。
日本、美國、韓國、德國等眾多研究機構、初創公司和部分車企,紛紛布局固態電池產業,從技術研發到商業量產,搶占國際競爭制高點。
我國對固態電池的基礎研究起步較早,但主要以科研機構或者院校為支撐,產業化進程較慢。
發展現狀
固態電池是一種使用固體正負極和固體電解質,不含任何液體,所有材料都由固態材料組成的電池,主要優點有三:
一、安全性高,無自燃、爆炸風險;
二、能量密度高,有望徹底解決電動車里程焦慮;
三、循環壽命長、工作溫度范圍寬、可快速充電。
按照電解質材料的選取,固態電池可以為分為聚合物、氧化物和硫化物三大體系。

固態電池主要體系類別
其中,聚合物電解質的設計靈活性強,技術成熟度最高,在世界范圍內率先實現了小規模量產,但其理論能量密度優勢弱于其他2類電解質;氧化物電解質性能優于聚合物電解質,但薄膜型氧化物電池容量較小、只能應用于消費類電子領域,非薄膜型氧化物電池技術還不夠成熟;硫化物電解質理論上最適合于電動汽車領域,但是開發難度最大。綜合來看,固態電池具備成為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的潛力,但每一類固態電池體系都有較為棘手的問題需要攻堅,尚未有足夠成熟的市場化產品,產業化處于早期階段。
研發現狀
1990年-2018年,全球已經公開的固態電池領域專利數目達到1926件,且僅在2007-2017年,固態電池領域年申請專利數目由26件增加到273件,增長超過10倍,說明固態電池的研發越來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視。
在地域方面,日本目前擁有固態電池專利916件,占比接近一半,領先優勢較大。其次是美國和中國,其中美國擁有398件,略領先于中國。韓國擁有100件位居第四。
在專利主體方面,作為全球第一大車企的豐田公司目前擁有固態電池專利252件,數量遠超其他車企與電池企業,同時日本其他消費電子及汽車零部件企業如富士、村田制造所、松下也在固態電池領域廣泛布局?傮w來看,日本固態電池的研發以產業界為主導。美國固態電池專利分布比較分散,而且其持有的主體多為Quantumscape(21件)、Sakti3(17件)等初創企業。韓國專利分布相對集中,如三星電子(35件)、LG化學(29件)、現代汽車(25件),與日本相似,韓國在固態電池領域的研發也是以產業界為主導,且電池企業與整車企業均有布局。

固態電池專利的持有主體情況
對我國固態電池產業發展的啟示
加大政策支持,鼓勵技術創新
一是加強政策引導。將固態鋰電池納入國家重點領域、關鍵行業的研發體系中,借助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產學研合作項目、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等,加強不同類型的正負極活性材料、高性能電解質,以及不同應用特點固態鋰電池的相關基礎研究創新、關鍵技術攻關和產業化培育科學布局。二是加大政府財稅扶持及科研投入力度。加強產業投資專項基金、創新創業投資基金等對固態電池的支持,同時發揮風險基金等作用,鼓勵社會資本投向固態電池創新型企業和技術創新型項目,進一步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特別是對從事早期技術研發的企業可提供稅收優惠政策。
深化國際合作,擴展發展新模式
一是加強引進固態電池先進技術。鼓勵企業依托我國巨大的市場需求優勢,與國際上擁有先進固態電池技術的企業開展多層次合作,加強技術引進和消化吸收。二是推進固態電池相關標準國際化。聯合產業鏈上下游不同機構、組織,從設計、生產制造、安全評估、性能測試、關鍵裝備配置等環節入手,開展固態電池領域相關標準修訂制工作。
固態電池不僅是技術革新,是一場革命,更是后鋰電池時代的必經之路。
參考資料:
劉瑩瑩,車超.國外固態電池產業發展對我國的啟示.
鉅大鋰電. 世界各國固態電池研究進展現狀分析.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星屑)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