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超細粉末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暨上海華明高技術(集團)有限公司,于1994年10月經國家計委、國家教育部批準成立,依托于華東理工大學,是國內第一家股份制試點的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2001年10月國家計委正式為國家超細粉末工程研究中心授牌。

工程中心主要從事納米級超細粉末及相關新材料的科研開發與產業化生產,致力于用高新科技改造傳統產業,促進高新科技成果產業化,同時探索科研與生產、市場相結合的有效模式和運行機制,促進我國新材料產業的形成和發展。
三個中心

來源:超細粉末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技術創新中心
設立創新基金,搭建技術平臺,為高新技術發現、技術開發、技術孵化、技術對接、技術轉移等提供技術服務平臺。
企業創業中心
為創業企業提供風險投資、股權設計、經營設計、經營咨詢、項目管理、政策輔導等服務。
資產運營中心
為高成長性企業提供VC于PE的銜接,股權經營、上市或重組服務。
二個孵化器
企業孵化
"行卓越之道,尊重企業價值"。工程中心的宗旨是搭建產業與科研之間的“橋梁”,研究開發產業關鍵共性技術,加快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促進產業技術進步和核心競爭能力的提高。工程中心先后承擔國家及省部級項目190余項,累計科研投入超過2億元孵化企業15家,帶動投資接近20億元。
山西蘭花華明納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是山西蘭花科技創業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600123)與上海華明高技術(集團)有限公司暨國家超細粉末工程研究中心共同出資組建的以生產新興納米材料為主的合資企業,主要產品有橡塑用、涂料用、造紙用、油墨用納米級系列活性碳酸鈣和水性涂料助劑。
上海華明高納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
是由超細粉末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暨上海華明高技術集團有限公司與華東理工大學科研骨干人員共同投資組建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以稀土粉體顆粒性能控制專利技術為核心,以超細粉末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工程技術為技術依托,致力于高檔稀土粉體新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浙江軒鳴新材料有限公司
是一家致力于保溫、隔熱、阻燃材料的生產開發的高新技術企業,屬于國家重點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采用超細粉末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專利技術,是國內唯一利用固體廢棄物生產高質量巖棉的科技型企業,主要產品有外墻保溫材料,農用巖棉,防火黑棉等。
山東晟鳴新材料有限公司
年產能6萬噸的高品質巖棉生產線。晟鳴巖棉采用優質的天然巖石(玄武巖,白云石等)為主要材料,沖天爐以1500℃以上的高溫將原料熔融,經四輥離心機高速離心成纖、擺錘鋪棉、固化成型,加工成不同規格和用途的產品。
技術孵化
為孵化器和現代企業加速器的發展與探索提供理論支持;同時也為孵化器在增強區域自主創新能力,調整產業結構,從一個專項工作層面提升到戰略層面,并為科技資源整合平臺而做出更大貢獻。
粉體材料的形貌控制及分級技術
粉體材料的形狀、粒子大小及尺寸分布對粉體應用性能有重要的影響,超細粉末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通過沉淀控制、晶型調節、精密分級等技術手段,可以制備出單分散或窄分布,形貌多樣的粉體材料。
粉體材料的表面處理及分散技術

來源:超細粉末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超細粉體由于粒徑小,比表面積高,因此容易團聚,吸潮。粉體在應用過程中還需根據分散載體的性質,賦予其表面親水或親油的性質,以改善粉體的分散性。超細粉末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分散劑的合成、研磨分散工藝的優化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系統集成及工程放大技術
超細粉末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大型反應器設計及放大、納米材料的高效旋流干燥及組合干燥技術等方面形成了大量研究成果,從本中心自主開發的實驗室小試技術入手進行工業放大,建成了多條超細粉末材料工業生產線,在粉體材料的工程放大領域形成了自己的技術特色。
特種陶瓷粉體及產品制備技術
電子陶瓷是電子信息產業關鍵基礎原材料,工程中心利用在粉末制備、控制和應用等領域的技術能力,重點開展微波介質陶瓷、低溫共燒陶瓷(LTCC)及高性能陶瓷原料等產品的產業化工作,服務中國制造2025戰略,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PMMA連續本體聚合技術
超細粉末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自主開發了PMMA連續本體聚合的成套工藝和技術,解決了本體聚合粘度高,散熱困難,容易爆聚的難題,并建成了千噸級PMMA連續本體聚合中試裝置,實現了PMMA連續本體聚合的規;a。
二烯丙基雙酚A的制備技術
二烯丙基雙酚A主要用于雙馬來酰亞胺樹脂(Bismaleimide簡稱BMI)的改性,可大幅度降低BMI樹脂的應用成本,改善BMI樹脂的操作性和工藝性,提高BMI樹脂的韌性及耐熱性、成模性。可用于:①電器絕緣材料、覆銅線路板、耐高溫浸漬漆、絕緣漆層壓板、模壓塑料等;②耐磨材料、金剛石砂輪片、重負荷砂輪、剎車片、耐高溫軸承粘合劑等;③航空航天結構材料;④功能性材料。
納米光催化凈化消毒技術
光催化是目前有限密閉空間治理技術中最為看好的技術,利用了新型的復合納米高科技功能材料。光催化納米粒子在一定波長的光線照射下受激發生成自由電子一空穴對,空穴分解催化劑表面吸附的水產生羥基自由基(-OH)。自由電子使其周圍的氧還原成活性離子氧。他們可有效地氧化或還原吸附在催化劑表面上的有害氣體分子,殺滅細菌和病毒,最終將有害有機物,殺滅細菌和病毒,最終將有害有機物、細菌等轉化為水和二氧化碳等無害物質。
新型結構化低溫無光催化劑技術
開發的催化劑載體,富有強-OH鍵,通過浸漬等方法將過渡金屬、堿金屬均勻地負載在其表面,利用電沉積方法將貴金屬均勻的分散在載體表面,使其形成協同作用,促進甲醛吸附在催化劑表面,大大提高貴金屬的穩定性和活性,促進甲酸鹽分解為CO2和H2O,從而大幅度降低甲醛反應溫度。
行業貢獻
二十三年耕耘,為中國納米超細粉末產業作出巨大貢獻。
納米超細活性碳酸鈣技術:社會累計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3項、授權17項。
固廢專業化-無機纖維業:采用超細粉末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專利技術,是國內唯一利用固體廢棄物生產高質量巖棉的科技型企業。
稀土功能材料:社會累計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3項。
納米光催化技術在空氣凈化領域的應用:社會累計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3項、授權17項。
超細粉末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旨在粉體應用領域搭建產業與科研之間的“橋梁”。自成立以來通過創新的發展模式和雄厚的人才團隊,已實現了如納米/超細活性碳酸鈣、稀土功能材料等多項成果的產業化或技術轉移, 孵化了近15家企業,并獲得了多個國家及上海市獎項,在粉體應用尤其是超細粉體應用領域處于國內位置。
信息來源:超細粉末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黑金)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