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最近,關于固態電池的話題又沖上行業熱門,隨之固態電池相關上市公司股票也迎來一波上漲。不少車企、電池廠家以及投資公司對固態電池的投資正在加大。
大家對年初李斌在蔚來ET7發布會上大張旗鼓介紹固態電池有印象嗎?
李斌表示,蔚來ET7搭載的150kWh超長續航固態電池包能夠突破1000km續航。不過時至今日,蔚來ET7官網配置界面中150kWh電池包仍然是無法實現的選裝,1000km續航還只活在PPT當中。
國聯汽車動力電池研究院董事長熊柏青說:“固態電池不會這么快商用,全固態電池距商業化還很遠,現在甚至做個演示都還很困難。”蔚來自己也不得不承認玩了文字游戲,實際是固液混合電池。
俗話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蔚來在發布會上大講特講150kWh電池包后的幾天內,涉及鋰電池、電解液和充電樁的企業紛紛股價大跌,而蔚來當時的股價一度漲至66美元一股,而在熱度過后,蔚來股價則一路下跌,其中原因你我心知肚明。
多家企業布局固態電池
固態電池的關鍵是使用固體電極和固體電解質。固態電解質具有的密度和結構讓更多帶電離子聚集在一端,傳導更大的電流。因此同樣的體積,固態電池擁有更高的能量密度。而且因為沒有電解液,封存也更加容易,在汽車上使用時,不需要再額外增加冷卻管、電子控件等,節約成本減輕重量。
正是因為其巨大的潛力優勢,許多企業紛紛投入到固態電池的研發浪潮之中。
10月29日,固態電池企業輝能科技獲得由軟銀中國、丹豐創投、春華資本領投的3.26億美元E輪融資;
11月1日,根據外媒報道,現代、起亞集團聯合Factorial Energy正在合作開發Factorial新型車規級固態電池;
11月4日,寧德時代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成立了21C實驗室進行前瞻性技術攻關,正推進包括全固態電池在內的新型技術布局;
11月6日,贛鋒鋰業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在固態電池領域布局較早,目前公司固態電池項目已處于第二代固態電池研發階段;
11月8日,根據東方財富網統計,當日固態電池板塊漲幅高達4.57%!
固態電池研發難點
全固態電池短時間內無法大規模量產,在技術、工藝、材料、成本等環節上,尚有較多瓶頸。
1.固態電解質中鋰離子電導率(描述物質中電荷流動的難易程度)偏低,實現快速充電比較難;
2.固體電極和固體電解質界面接觸性差,接觸面之間因為沒有潤滑會產生界面接觸電阻,因而固態電池內部就會因為內阻較大而影響電池容量的正常釋放;
3.固態電解質較貴,固態電池制造工藝復雜,材料配套和生產技術不成熟,制造成本偏高,無法達到量產水平。
因此,業界普遍預測全固態電池大規模商用將在5-10年內才能實現,電解質將會從液態、半固態(固液混合)再到完全固態進行技術過渡。
寫在最后
固態電池被寄予厚望,業界大部分都認為固態電池將會是下一代主流動力電池。不過面對成本、技術以及工藝等難題,短時間內無法量產。至少5年之內,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仍然可能是純電汽車動力電池唯二可選項。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青黎)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