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2023年全國兩會正在召開中,以“雙碳”目標為導向,推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是今年兩會熱點,部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亦在兩會上就光伏產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落實“雙碳目標”積極建言獻策。

全國人大代表劉漢元:優先保障硅能源產業用電需求 推進能源轉型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針對優先保障硅能源產業用電需求,支撐“雙碳”目標落地提出了相關建議。
劉漢元表示,隨著光伏裝機規模大幅增長,硅能源產業同步快速發展。劉漢元強調,隨著能源轉型步伐的不斷加快,硅能源產業的能源屬性日益凸顯,硅能源的生產制造直接關系到光伏電站裝機,進而影響到對化石能源的替代速度。硅能源產業的穩健快速發展,對助力“雙碳”目標早日實現、推動全球能源轉型都具有重大現實和歷史意義。
他建議:在工業領域優先保障硅能源生產企業用電需求;支持硅能源產業發展,其原料及產業鏈各環節生產能耗不納入能耗總量考核;建議提高硅能源產業零碳、低碳能源自給率。
全國人大代表李東生:建議引導光伏產業鏈上下游“組團出海”
全國人大代表、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建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進光伏產業全球化布局。
李東生提到,新能源光伏產業已成為中國核心優勢產業之一。得益于完整的產業鏈和成本優勢,中國在多晶硅、硅片、電池、光伏組件等產能產量優勢明顯。從產業發展角度來看,這種產業格局不可持續。隨著全球能源轉型趨勢加快,光伏產業海外需求旺盛且緊迫,未來市場增量不會集中在中國,且國內市場還存在產能過剩的潛在風險。
李東生認為,中國光伏企業必須加快全球化布局,搶占國際市場。但近年來,歐美等部分發達國家通過“貿易壁壘+扶持本土產業”的政策,發展光伏本土制造業,對中國光伏產品出口構成挑戰。中國光伏產業必須加速全球化發展,在保持光伏產品出口優勢的同時,通過全球化布局工業能力、技術能力,在全球市場實現更大價值。
對此,李東生提出以下建議:一是加大光伏產業海外投資政策支持力度;二是引導光伏產業鏈上下游“組團出海”;三是完善“貿易救濟”機制,保障光伏企業在海外市場的合法權益;四是搭建光伏企業全球化運營的信息化平臺。
全國政協委員李宇鵬:光伏產業有望成為遼寧鄉村振興的新增長點
針對遼寧省發展光伏產業的自然資源優勢,全國政協委員、沈陽建筑大學副校長李宇鵬帶來了關于繼續支持遼寧省發展鄉村振興光伏產業幫扶項目的提案。
李宇鵬認為,光伏產業幫扶項目具備一次性投資、受益年限長、經濟效益好、見效快的優勢和特點,易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相比化石能源,光伏等清潔可再生能源具有不產生溫室氣體破壞大氣環境,無廢渣、廢水排放,同時又滿足就近發電、就近并網、就近轉換、就近使用的特點。隨著我國能源結構的調整,以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政策的加強,光伏產業幫扶項目將會獲得更大的支持。未來,遼寧省將發揮光照資源優勢,將光伏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改變農村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推進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發展,實現鄉村振興。
全國政協委員、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建議風光基地配置先進光伏技術
全國政協委員、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準備的建議聚焦光伏行業的高質量發展。他提出,戶用光伏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如期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新興力量,期待多方合力,保障戶用光伏產業的健康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高紀凡:堅持市場化導向發展農村分布式光伏
全國人大代表、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帶來了關于“促進農村分布式光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建議。
高紀凡表示,2022年全國光伏發電新增并網容量87.4GW,作為推動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力量,戶用分布式光伏占比達到了近30%。農民將自己閑置的屋頂以自裝或合作共建的形式安裝光伏設備,建成“光伏電站”,實現發電的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或全額上網。據行業數據統計,戶用光伏為每戶家庭每年增收1000-10000元不等。預計未來全國鄉村戶用光伏可用屋頂將達到5000萬個,鄉村戶用分布式光伏市場總容量可達1000GW,未來的減碳空間廣闊。
為更好促進農村分布式光伏發展,建立良好的行業秩序,助力鄉村振興,高紀凡建議,堅持市場化導向;鼓勵央國企與民企強化深度合作,聯合開發。民企發揮渠道、效率、運營以及規模等優勢,結合央國企政府關系及資金優勢,大規模、高效率落實整縣項目推進。
全國人大代表曹仁賢:建議完善光伏上網電價形成機制
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建議,盡快完善光伏發電上網電價形成機制。他認為,根據光伏電站當期成本和合理收益厘定新建項目上網電價,加快推進光伏開發利用,保障“雙碳”目標如期實現已是當務之急。
參考來源:經濟觀察報、財聯社、上海證券報、中國經濟時報、經濟觀察報、中國經營報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初末)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