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據光伏行業協會介紹,我國光伏玻璃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多年穩定在90%以上,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玻璃生產國和出口國。雖然我國光伏玻璃企業借助技術、成本及產能擴張等方面的綜合優勢,持續保持全球市場供應的領先地位,但是近年來行業整體卻面臨著“市場需求旺、生產成本漲、利潤水平低”的窘境。
市場方面,2023年,隨著國內新增裝機規模的擴大以及雙面雙玻組件市場份額的提升有效帶動了光伏玻璃需求的增長。
截至2023年12月底,國內光伏壓延玻璃在產企業集團共42家,總產能約為106649 t/d,產能利用率94%。其中,在產產能100289 t/d,同比增加25.1%。2023年1-12月累計產量2478.3萬噸,同比增長54.3%。在光伏行業整體快速發展下,光伏玻璃行業在產企業、在產產能、產能利用率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按光伏玻璃在產產能100289 t/d計算,2023年一年光伏玻璃廠商需要采購光伏超白低鐵石英砂約2500萬噸;按光伏玻璃年產量2478.3萬噸計算,2023年一年實際消耗約1700萬噸石英砂。按石英砂全國年產1億噸粗略估算光伏玻璃用石英砂就占比達到五分之一。
生產成本方面,2023年原材料供應偏緊、價格保持高位,燃料價格、用人成本不斷上漲,加劇了成本壓力。
石英砂和純堿是生產光伏玻璃所需最主要的原材料,二者成本合計占比超過70%。其中,石英砂的含鐵量高低成為光伏玻璃透光率的重要影響因素。普通玻璃因為含鐵量高,往往呈現綠色,導致透光率降低。光伏玻璃一般采用低鐵超白玻璃,其鐵含量不足普通玻璃的1/10,透光率在91.5%以上,而同等厚度的普通玻璃只有88%~89%,根據行業數據,透光率每提升1%,組件發電功率可提升約0.8%。所以,找到高純度的優質低鐵石英砂,提升產品透光率,成為光伏玻璃企業首要考慮的問題。
據中國粉體網了解,我國便于開采的優質低鐵石英砂礦源較少,主要分布在安徽鳳陽、廣東河源、廣西北海等地,其中,安徽省鳳陽縣石英砂資源豐富,覆蓋面積80平方公里,遠景儲量達100億噸以上,二氧化硅含量超過99%,儲量、品位和綜合利用價值均居全國第一位,是全國著名的“石英之鄉”,華東地區玻璃產業用石英原料70%以上源自這里。正是基于優質資源的稀缺性,各家光伏玻璃企業紛紛在鳳陽布局高純度石英砂礦資源,以確保自身供應鏈的持久穩定。
可以說,對于石英砂礦的掌控能力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光伏玻璃企業在未來的競爭力。
價格和利潤方面,2023年1-12月,厚度2.0mm和3.2mm的光伏玻璃平均價格為18.7元/m2、25.9元/m2,同比下降10.2%、4.1%。2023年光伏玻璃行業利潤一直處在盈利區間底部。由于產能持續擴張,行業存在階段性結構性的供給過剩,光伏玻璃價格一直低位維穩運行,疊加去年成本端上漲,純堿價格在大多數時間里維持高位水平,行業利潤因此被壓縮。據Wind統計,2023年,A股光伏玻璃板塊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8.74億元,同比增長3.05%,增速顯著低于2022年水平。
2023光伏玻璃企業業績
通過光伏玻璃企業2023年業績可以看出,行業內僅有信義光能、福萊特、旗濱集團、還有金晶科技的凈利潤表現不錯。這也反映了上述幾家光伏玻璃企業在成本管理方面的競爭優勢。2024年第一季度,純堿、石英砂、重油等原材料動力價格依然堅挺,除了龍頭保持業績增長外,其他大多公司凈利潤負增長。
據彩虹新能招股書披露,模擬財務報表的光伏玻璃消耗的直接材料占成本比重約40%左右,能源成本占比35-40%。相較普通浮法玻璃,光伏玻璃對石英砂等原料要求高、綜合造價成本更高。
金晶科技董事長王剛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通過產品結構調整,高附加值產品占比進一步提升,增強盈利韌性。2023年光伏玻璃業務步入收獲期,寧夏金晶實現營業收入9.27億元,凈利潤3267.42萬元,同比實現扭虧為盈;2023年5月,金晶馬來西亞投資建設的600t/d玻璃生產線(二期)成功點火,并于上半年產品成功下線,開啟雙線運行為公司業績帶來新增量。此外,公司純堿業務抓住有利時機,經營業績創造歷史新高。同時,金晶科技在馬來西亞年產100萬噸石英砂項目正在積極推進。
事實上,以“降本增效”為核心宗旨的光伏行業,除了在研的鈣鈦礦疊層以及目前最主流的N型TOPCon技術外,還包括了BSF電池、PERC電池、HJT電池、HBC電池等多種技術路線。但在不同技術路線不斷升級的過程中,有一樣沒有被明顯迭代甚至在組件成本中占比還越來越高的輔材,就是光伏玻璃。
據悉,光伏玻璃從原片到成品,一共要經歷10多個步驟,且不同步驟間利潤分布并不均衡,所以現在產業界比較流行的“垂直一體化”也成為近年來光伏玻璃行業發展的趨勢。實現垂直一體化的企業,可以占有相對比較完整的利潤鏈。
比如說,光伏玻璃原片供應商為追求深加工環節的利潤,紛紛自行拓展深加工產線,推動深加工環節產能釋放的同時,也逐漸壓縮了深加工環節的毛利率。另一方面,深加工企業也盯上了上游原片生產乃至石英砂礦開采環節的利潤。
從原礦開采到原片加工,眾多光伏玻璃企業縱向擴張步伐加速,形成了目前光伏玻璃行業垂直一體化產能的發展趨勢。根據相關行業研究報告測算,實現從石英砂礦開采到深加工一體化布局的光伏玻璃企業,其綜合成本可以降低約10%。
綜合而言,光伏玻璃頭部企業因具備明顯的資源優勢、技術優勢和成本優勢,盈利能力顯著高于二三線企業,也能更好地應對目前面臨的市場“窘境”。
資料來源: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中國證券網、證券時報網、平安證券研究所、中原證券研究所等。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平安)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