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9月29日,鹽湖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此前啟動投資建設4萬噸/年基礎鋰鹽一體化項目已基本建成,關鍵裝置吸附提鋰裝置試車產出合格液,納濾反滲透系統完成膜安裝及水聯動,沉鋰及公輔工程完成核心設備單機試車,正式進入投料試車階段并產出合格的電池級碳酸鋰產品。

該項目最早的公告時間是2022年5月底,公告時的總投資70.8億元,建設周期為24個月。今年半年報上顯示,該項目總體進度達到71%,吸附提鋰裝置于6月3日完成中交驗收,預計9月底4萬噸/年鋰鹽項目進入投料試車。
本項目的成功依托于鹽湖股份自主研發的“吸附+膜耦合”提鋰工藝。該技術專門針對察爾汗鹽湖高鎂鋰比鹵水的特點,實現了鋰與其他元素的高效分離,并成功解決了沉鋰廢液資源回收等關鍵技術難題。
該項目投產后,鹽湖股份的碳酸鋰年產能將從現有的4萬噸規模躍升至8萬噸。這一產能的釋放,不僅將極大鞏固其國內鹵水提鋰的產能龍頭地位,更將通過顯著的規模效應優化單位成本,增強公司在全球鋰產業鏈中的價格話語權和綜合競爭力。
官網顯示,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核心企業,位于青海省格爾木市,是我國規模最大的鉀肥工業生產基地。其核心優勢在于其掌控的察爾汗鹽湖資源。公司在每年生產約500萬噸鉀肥的過程中,會產生約2億立方米的富鋰老鹵。通過“老鹵提鋰”及“梯級利用”技術,實現了鉀、鋰資源的連續提取,并將提鋰后的尾鹵返回采區循環利用,形成了獨特的低成本、綠色循環經濟模式,構筑了難以復制的成本護城河。
根據公司年報數據,去年碳酸鋰成本為15.16億元,折合成本約3.65萬元/噸。2025年上半年,碳酸鋰價格在6萬元/噸~8萬元/噸區間震蕩運行,按此價格區間測算,公司鋰產品毛利率仍然達到了近50%。據了解,鹽湖股份的鋰鹽新項目成本還會低于現有產能。
半年報顯示,鹽湖股份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約67.81億元,凈利潤約25.15億元,同期生產碳酸鋰2萬噸。此次4萬噸新產能的注入,將成為公司未來利潤增長的核心引擎,為其“生態鹽湖”產業戰略提供核心支撐,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參考來源:鹽湖股份、中國五礦、每日經濟新聞等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喬木)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