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結合《陽泉市“十五五”鈣基材料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推動鈣基材料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打造“華北鈣基新材料基地”,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市委“14510”總體思路和部署,培育和發展一批特色鮮明、體系完整、環境友好、市場競爭力強的鈣基材料企業,全力打造“華北鈣基新材料基地”,為加快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與優勢煤炭產業形成“白加黑”產業格局。重點以存量企業和項目優化提升為主,推動在產企業落后產能整合、技術改造提升,推動在建項目加快建設進度、達產達效。力爭到2028年,鈣基材料產業產值達到100億元以上。
平定縣
平定縣以推動產業升級為主要發展目標,發揮鈣基材料產業主陣地作用,帶頭發展高比表氫氧化鈣、納米碳酸鈣等高附加值產品,形成規模化、現代化產業基地,打造2-3個鈣基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塑造鈣基材料產業發展示范縣。力爭到2028年,鈣基材料產業產值達到60億元,培育20億以上產值企業2家,10億以上產值企業4家。
盂縣
盂縣以打造精品化產業圈為主要發展目標,重點依托高端熔劑石灰與白云巖產能,發展高活性氧化鈣,開發鎂質耐火材料等高值產品,形成“精品石灰+特種白云巖”雙輪驅動格局,打造2個鈣基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力爭到2028年,鈣基材料產業產值達到20億元,培育5億以上產值企業3家。郊區以打造配套服務區為主要發展目標,重點發展鈣基深加工配套產業,打造1個鈣基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合理利用郊區鋁礬土資源,提高陽泉市及周邊地區石灰窯耐火材料市場占有率。力爭到2028年,鈣基材料產業產值達到10億元,培育5億以上產值企業2家。
高新區
高新區以構建區域創新中心為主要發展目標,結合重點企業項目建設和市場需要,推動建設鈣基材料研發檢測中心,為全市提供技術服務和產品認證。合理布局高端石灰深加工項目,牽頭開展鈣基產品“公轉鐵”外送通道建設,打造“研發服務+高端制造+物流大宗貿易”特色功能區。力爭到2028年,鈣基材料產業產值達到20億元,培育10億以上產值企業1家,5億以上產值企業2家。
二、重點任務
遵循產業集群化、綠色低碳化、循環經濟化發展理念,結合“門檻必須提高、賽道必須選準、布局必須科學、龍頭必須培育、引領必須長遠、路徑必須明晰”發展思路,按照《規劃》內容,在“存量、增量、總量、銷量、質量”方面逐一破題,整合全市鈣基材料產業鏈相關優質、優勢資源,形成陽泉市鈣基材料產業集群,推動全市鈣基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存量整合優化增效
1、推動既有企業整合
對全市范圍內鈣基材料深加工企業及礦產資源進行全面清查,按照規模化、集約化原則,推動礦山企業整合重組,通過收購、轉讓、合作等方式,吸引有實力、有技術的企業參與開發,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到2028年,全市礦山主體控制在20個以內。
其中,平定縣9個以內,盂縣6個以內,郊區2個以內,高新區3個以內。縣(區)人民政府確定進一步整合企業主體,上報市政府批復。(市工信局、市規自局、有關縣區人民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2、嚴格分級分質利用
在開采階段實施分級采選,提高原礦的精細化管理和分級利用水平,保障原礦的供應。引導氧化鈣含量在52%以上的石灰石資源用于石灰及深加工項目,氧化鈣含量大于53.5%的用于精深加工,氧化鈣含量在52%以下的用于生產精品骨料、精品機制砂、水泥砂漿、高品質混凝土。(市工信局、市規自局、有關縣區人民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3、推動現有產業升級
引入新型窯爐、先進精深加工工藝及裝備,推動低端產能全部轉化為中高端產能,對不符合標準的落后產能,依法依規予以淘汰,推動鈣基材料產業不斷優化提升。推廣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實時掌握生產工藝各環節情況。鼓勵企業間開展合作,迅速擴張企業規模,走聯合—協同—重組發展之路。到2028年,原則上單個企業(集團)石灰產能規模不低于100萬噸,且配備石灰深加工產品。培育先進智能工廠2家以上,兩化融合企業實現全覆蓋。(市工信局、市數據局、有關縣區人民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二)增量引育動能培植
4、規范產業發展秩序
根據資源儲量與市場需求,合理確定石灰巖資源每年開采總量,嚴禁超范圍、超規模開采,按照省級綠色礦山建設標準,明確礦山企業生態修復責任,大力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在石灰生產及深加工方面,結合行業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科學調控發展規模和方向,杜絕低水平重復建設。探索開展石灰燃料集中采購,降低行業整體燃料成本。鼓勵引導鈣基材料產業“采礦-燒制”一體化企業實施“采燒”分離,分設獨立主體,聚焦核心業務,激發發展活力,加強企業抵御風險能力。籌建陽泉市鈣基材料行業協會,破除無序內卷,推動行業自律。到2028年,省級以上綠色礦山新增10家以上。(市規自局、市工信局、有關縣區人民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5、加快延伸產業鏈條
強鏈方面,加強與國內外鈣基材料重點企業合作,做強做大現有冶金熔劑石灰產品。補鏈方面,積極引入高端氧化鈣、高比表氫氧化鈣等高附加值產品的耦合技術和產品。延鏈方面,大力發展冶金熔劑類、新興材料類、環保材料類等產品類別。支持原礦企業建設石灰及深加工生產線,推動鈣基材料企業規劃建設石灰深加工項目并做出本企業發展規劃。(市工信局、有關縣區人民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6、精準發力招商引資
建立目標企業數據庫,精準鎖定行業領軍企業、知名企業,積極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宣傳本市產業優勢與投資政策,吸引企業投資。積極對接我市周邊鋼鐵企業,依托本地優質石灰石資源吸引目標客戶落地。引導水泥企業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和產業鏈優勢在我市投資鈣基材料產業項目。(市投資促進中心、有關縣區人民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7、加快重點項目建設
努力打造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競爭力強、主營業務突出的鈣基材料行業重點企業,打通上下游產業鏈,形成協作配套的產業體系。積極推動星火弘源、中石鼎鑫、恒躍興鈣業、平定古州礦業等重點氧化鈣項目和企業早日建成投產,切實發揮好重點項目的示范引領作用。(市工信局、市發改委、有關縣區人民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三)總量調控持續保障
8、要素調控產業布局
按照《規劃》目標,科學劃分產業聚集區域,有序引導鈣基材料產業集中布局,合理統籌土地、林地、能耗、污染物排放等要素指標,積極爭取上級部門指標支持,保障重點項目建設。(市工信局、市規自局、市能源局、市生態環境局、有關縣區人民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9、強化能耗環保管理
建立能耗考核機制,定期對企業能耗情況進行評估與考核。引導企業主動優化用能結構,提高可再生能源替代比例。推廣石灰企業利用窯爐尾氣及回轉窯筒體余熱發電,脫硫石膏用于土壤修復或建材生產,鼓勵企業試點利用煤層氣替代煤炭做石灰窯燃料。推動企業采用低氮燃燒技術、高效除塵、脫硫、脫硝技術。推廣封閉式生產線和固廢資源化利用。到2028年,單位產品能耗1級企業達到5家以上,環保績效分級A級企業新增5家以上。(市能源局、市生態環境局、有關縣區人民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10、依法打擊違法開采
強化源頭管控,嚴格礦產資源開采審批程序,嚴禁無證開采,越界開采,對不符合環保、安全要求的項目不予通過。重點區域實施動態監測,開展多部門常態化聯合執法,依法處理違法者,納入誠信“黑名單”,有效遏制私挖濫采、無安全生產許可證開采等違法行為。(市規自局、市應急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公安局、有關縣區人民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四)銷量拓展品牌做強
11、積極開拓多元市場
支持鈣基材料企業與國內大型企業對接合作,建立長期穩定供需關系。強化與周邊鋼鐵、氧化鋁企業的深度協同,建立“石灰生產企業—用灰企業”定向合作機制。探索石灰產品農用渠道。推動鈣基材料企業積極應用電子商務平臺。(市工信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有關縣區人民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12、實施品牌建設工程
加強宣傳推廣,充分運用電視、報刊等傳統主流媒體與網絡、短視頻等新興媒體,支持企業舉辦或參加展銷會、推介會、發展論壇等多種形式,逐步打響我市鈣基材料產品的知名度,樹立“華北鈣基新材料基地”品牌形象。到2028年,打造省級名牌產品1個以上。(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廣播電視臺、陽泉日報社、有關縣區人民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五)質量提升創新驅動
13、加快行業創新提質
鼓勵鈣基材料企業創建國家和省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研究開發適銷對路的中高端產品。引導企業爭創省級和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單項冠軍企業。支持企業主導或參與制訂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加強鈣基材料產品質量檢測體系建設。到2028年,企業R&D投入占銷售收入的平均比重達到2%以上;省級創新平臺新增3個以上;高新技術企業新增3個以上;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新增3個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新增1個以上;建立全國鈣基新材料質檢中心1個以上;突破關鍵共性技術研究1項以上。(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市場監管局、有關縣區人民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14、樹立行業綠色標桿
推動鈣基材料行業企業加大綠色低碳升級改造力度,不斷降低單位產品能耗、污染物排放水平與碳排放水平,鼓勵企業積極打造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推動我市鈣基材料行業成為全國鈣基材料行業綠色發展典范。到2028年,省級以上綠色工廠達到2家以上。(市工信局、有關縣區人民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15、打造智慧監管平臺
探索打造“互聯網+安全監管”智慧礦山監管平臺,對石灰石礦山企業進行全要素三維數字化建模,運用人工智能算法對海量數據進行深度分析,結合風險智能預警模型,提前預判安全隱患。(市數據局、市應急局、市規自局、有關縣區人民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16、打造鈣基產業平臺
謀劃碳排放和碳核算相關事宜,統籌碳核查、碳交易等事項,將石灰及相關鈣基材料產品列入平臺數據庫。加強鈣基材料產品物流配送體系建設,鼓勵鈣基材料生產企業建設專業物流園區,集中整合物流資源。推進物流交通低碳轉型,積極推進“公轉鐵”運輸,推廣使用綠電重卡和氫能源卡車,推動鈣基材料產業短倒運輸新能源化。籌劃成立陽泉市石灰產業研究院。鼓勵企業、行業組織、高校等開展合作,共同打造技術研發、標準推廣、人才培訓、成果轉化等多功能公共服務平臺。(市生態環境局、市發改委、市交通運輸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有關縣區人民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三、保障措施
成立陽泉市鈣基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統籌協調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各有關部門要同向發力,做好要素保障,推動重大項目順利建設,推進《規劃》落地見效。各縣(區)結合《規劃》內容,制定符合自身實際的鈣基材料產業發展規劃。支持鈣基材料產業新產品、新技術開發,鼓勵、引導企業加大技術研發資金投入,對落后產能進行改造升級。鼓勵各縣(區)探索聘請鈣基產業專業顧問,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參考來源:《陽泉市“十五五”鈣基材料產業發展規劃》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昧光)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