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剛果(金)戰略礦產監管機構宣布,自2025年10月16日起解除已持續8個月的鈷出口禁令,轉而實施年度出口配額管理制度。
根據新規,2025年剩余時間的鈷出口上限為1.8125萬噸,2026年和2027年的年度出口配額均設定為9.66萬噸。這一配額僅相當于該國2024年產量的約44%。
配額分配與執行規則
配額分配將依據企業過往出口記錄確定。目前已知洛陽鉬業(CMOC)成為最大配額持有者,2025年四季度獲得6500噸配額,2026年獲3.12萬噸,占剛果(金)基礎配額的三分之一以上。嘉能可(Glencore)在2025年第四季度獲得3925噸配額。剛果(金)國有企業EGC和STL也獲得了專項配額。
新規要求企業在發運鈷之前預繳銷售額10%的特許權使用費。監管機構有權回購超出企業季度授權配額的鈷庫存。
剛果(金)總統齊塞克迪強調,將對違反配額制度的企業實施“示范性制裁”,包括永久禁止違規企業出口鈷。
從禁令到配額的轉變原因
此次政策轉變是剛果(金)在多重考量下的平衡選擇。2025年2月,因鈷價跌至九年低點,該國啟動了出口禁令。
禁令實施后,鈷價顯著回升。從低點上漲約60%,氫氧化鈷等關鍵產品價格甚至翻了三倍。禁令雖然推動了價格上漲,但也導致本土礦山庫存積壓、企業現金流承壓。配額制允許在控制總量的情況下恢復有序出口,以盤活經濟。
對全球鈷市場的影響
鈷價在供應收緊預期下持續上漲。截至10月15日,長江現貨鈷均價已飆升至38.2萬元/噸,較10月初累計上漲11.5%。機構預測,配額制度將導致全球鈷供應短缺。中信證券估計,2025-2027年全球鈷供應短缺量將分別達到12.2萬噸、8.8萬噸和9.7萬噸。
主要進口國如中國將面臨短期原料短缺。2025年8月,中國鈷濕法中間產品進口量已同比暴跌89.9%。這一政策可能加速全球鈷供應鏈的多元化進程,推動企業尋求印尼等替代供應源,并促進電池低鈷化技術的發展。
鈷的核心應用領域
鈷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技術密集的領域:
鋰電池關鍵材料:鈷在鋰離子電池中主要用于正極材料。在鈷酸鋰(LiCoO2)電池中,鈷能形成穩定的層狀結構,保證鋰離子的可逆嵌入和脫出,這是早期消費電子產品的技術基礎。在三元鋰電池(NCM/NCA)中,鈷的作用至關重要,它抑制陽離子混排,提高材料的結構穩定性和安全性,并有效改善材料的倍率性能和循環壽命。雖然高鎳低鈷是趨勢,但完全無鈷化目前仍面臨安全性和循環穩定性的技術挑戰。
高端合金的強化元素:鈷是制造高溫合金的關鍵成分。鈷基合金或含鈷合金(如鎳基高溫合金中加入鈷)能顯著提高材料的高溫強度、抗蠕變性和耐熱腐蝕性能。這使得它們成為制造航空發動機熱端部件、燃氣輪機葉片等產品的關鍵材料。此外,在硬質合金(鎢鈷類,WC-Co)中,鈷作為粘結相,能提供優異的韌性和抗沖擊性能。
其他功能材料:鈷是釤鈷(SmCo)永磁體的重要組成,這類磁體具有高居里溫度(可達1150℃)和優異的溫度穩定性,因此在航空航天、國防軍工和高溫環境下的特種電機中不可替代。鈷及其化合物也作為催化劑應用于石油化工的加氫脫硫、煤化工的費托合成等過程。放射性同位素鈷-60(60Co)是醫療領域放療和醫療器械消毒的重要放射源。
結語
剛果(金)鈷出口政策從“一刀切”禁令轉為“精細化”配額管理,意在平衡短期收入與長期產業價值。全球新能源產業鏈正迎來一場供需再平衡,鈷價上漲通道已被打開,電池制造商與新能源汽車企業需為新一輪原料成本波動做好準備。
參考來源:
證券時報網、財聯社、券商中國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留白)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請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