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在電解鋁因供側改革而產能過剩的狀態下,氧化鋁產業環境、政策格局卻顯得格外寬松,且處于擴張時期。據統計,中國氧化鋁全國產量2017年6902萬噸、2018年7253萬噸,2019年一季度1825萬噸,預計到2023年國內將形成1.07億噸氧化鋁產能,這就意味著未來我國將需要更多的鋁土礦資源為氧化鋁產業提供有力保障。
資源集中,供應相對充足。全球鋁土礦資源儲量約為300億噸,分布上主要集中在幾內亞、澳大利亞、越南、巴西、牙買加等國家。幾內亞鋁土礦儲量約為74億噸,占全球總儲量的24.81%。按照現有年度開采量來測算,全球鋁土礦的靜態使用年限在80年以上,同時隨著部分國家或地區不斷有未探明資源的發現,鋁土礦供應無論從長期還是短期來看都比較充裕,價格上漲空間不大。
國產礦和進口礦品質差異大。國產礦整體質量較差,氧化鋁含量高但是鋁硅比低,加工成本高,而且適合露天開采的礦床占比低,其優勢是不需要調整生產工藝可直接使用。而進口礦雖然鋁含量偏低,但鋁硅比較高,提煉工藝簡單,生產成本低,其劣勢是國內冶煉廠需要增加設備,以“后加礦”的方式使用,后加礦增溶溶出技術是合理利用國外鋁土礦有效且可行的工藝。
截至2017年底,我國鋁土礦已查明資源儲量51.3億噸,但其中具有經濟意義、可開采利用的鋁土礦儲量僅有9.7億噸,占全國已查明資源儲量的19%左右,占全球鋁土礦總儲量為3.2%。我國鋁土礦資源分布主要集中在山西、河南、貴州和廣西4省,鋁土礦查明資源儲量約占全國的92%,其中,山西30%、河南22%,廣西20%、貴州20%。
總體上看,企業在搶占國外市場鋁土礦的同時,也要關注國內鋁土礦資源優勢。占據鋁土礦資源優勢,形成穩定的供應格局,低成本的產業鏈布局,驅動企業在殘酷行業洗牌中脫穎而出,獲取氧化鋁行業主動權,竭力展現氧化鋁行業新格局。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漫道)
注:圖片來源于網絡。存在侵權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