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據悉,8月18日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正式公布了2022年廣東省戰略性產業集群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名單(第一批)。其中,GHTECH光華科技成為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動力電池綜合利用”產業鏈唯一鏈主企業。


根據《廣東省戰略性產業集群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遴選管理辦法》, 產業鏈“鏈主”企業是指處于產業鏈供應鏈核心優勢地位,對于優化資源配置、技術產品創新和產業生態構建有重大影響力的企業,有能力且有意愿對增強廣東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健全和壯大產業體系發揮重要作用的企業。
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的不斷推廣,電動汽車保有量持續提升,動力電池的裝車量也隨之增長,我國開始進入動力電池大規模化退役階段,同時面臨資源緊張、成本上漲的多重壓力,動力電池回收市場規模迅猛擴張。
數據顯示,2022全年國內回收廢舊鋰電共 300,258 噸(包含電池、極片和黑粉形態的回收廢料)。其中,廢舊電池回收量 68,141 噸,占比 23%;廢舊正極片回收量 99,024 噸,占比 33%;廢舊黑粉回收量 133,093 噸,占比 44%, 即包括電池粉與極片粉。按照廢料類型維度分類來看,2022 年國內回收三元廢料共 188,692 噸,占比 63%;回收磷酸鐵鋰廢料共 94,551 噸,占比 31%;回收鈷酸鋰廢料共 17,015 噸,占比 6%。
光華科技致力于打造產業鏈相關主體和社會資源參與的新能源汽車退役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體系,發展回收網絡完善、技術先進、管理規范的新能源汽車退役動力蓄電池循環利用產業鏈。目前已掌握鋰電材料生產技術,鋰電池組拆解、梯級利用及回收有價金屬專利技術,與合作各方探索建立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及回收利用機制和技術標準。
在梯次利用技術方面,光華科技已自主研發出基于底層算法的電池管理系統,以及基于電池模型、先進器件和高效算法的主動均衡系統,此技術可以讓性能衰減、面臨退役的電池延長使用壽命,重新服務于汽車。而不能在車輛中繼續使用的電池則進入到梯次利用環節,并應用于工業物流車電池、大型電池儲能系統等產品中。同時,光華科技大力推進梯次利用技術創新,加快建設基于大數據的電池殘值評估技術研發,實現動力蓄電池余能、剩余壽命與性能等殘值的快速評估與分選,實現電池回收分類判別及梯次利用場景模式匹配,確定退役產品的梯次利用失效標準,構建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系統方案。
在回收再生方面,光華科技自主開發了“電池精細拆解-極片分離-極粉分離”工藝,實現全自動化,實現高收率、高質化、高值化。同時,光華科技掌握三元、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再生利用核心關鍵技術。三元技術攻克傳統濕法流程瓶頸,總體居于國際領先水平。“失效鋰電池多元素梯級回收及污染物無害化處置關鍵技術與示范項目”在2022年獲得了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被評價為“總體技術居于國際領先水平”,目前鎳鈷錳回收率可以到99%以上,鋰綜合回收率≥95%,鐵、磷的回收率>98%,石墨回收率>98.5%。在磷酸鐵鋰電池技術上,光華科技開創性研發磷酸鐵鋰正極高效選擇性提鋰技術;實現磷酸鐵工藝液循環利用;掌握多元雜質元素物相調控等修復石墨再生技術;實現磷酸鐵鋰電池全組分回收,產品均達電池級。
在材料制造方面,光華科技前驅體采用綠色、節能、環保的純鐵工藝,連續生產、產品穩定,現有年產能6萬噸。正極技術儲備全面,供應龍頭電池企業,自主研發度高、一體化供應保障,現有年產能1.5萬噸。同時,磷酸錳鐵鋰、補鋰劑等新型產品正加速規模化推廣應用。
2018年,光華科技成為工信部首批《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5家企業之一,在工信部的指導下,光華科技與多方簽訂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戰略合作協議,現已分別與北汽集團、南京金龍客車、廣西華奧汽車等企業達成動力電池回收戰略合作。
目前,光華科技已獲批組建“退役動力蓄電池高值化綜合利用廣東省工程研究中心”,是粵東西北地區唯一入選的項目,也是省發改委首個退役動力電池綜合利用項目。同時,光華科技在珠海高欄港投資12.3億開展年處理20萬噸退役動力電池再生利用產線建設項目,依托循環經濟布局,在制造端配套綠色電力,多舉措探索“零碳”轉型。
參考來源: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光華科技、第一財經廣播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蘇簡)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