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近日,江漢大學與西安鉑力特增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盈普三維打印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舉辦江漢大學增材制造聯合實驗室簽約揭牌儀式,標志著在智能制造領域的深度融合邁出關鍵一步,為高端裝備制造與新材料研發注入強勁動能。此次合作聚焦增材制造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應用,將構建“高校科研—企業轉化—市場落地”的全鏈條創新生態,助力我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與高端化發展。
高校搭臺:釋放科研勢能,錨定產業前沿
江漢大學副校長賈永勝在致辭中表示,增材制造作為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核心技術,正引領全球工業制造模式變革。江漢大學依托智能制造學院在精密加工、數字化設計與制造等領域的科研積淀,長期深耕高端裝備輕量化制造、復雜結構件成形工藝等關鍵技術。此次與行業龍頭企業攜手,旨在打破產學研壁壘,通過共建聯合實驗室、協同攻關項目等形式,加速科研成果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轉化效率,推動技術創新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
企業賦能:雙輪驅動,構建全產業鏈協同優勢
作為金屬3D打印領域的科創板上市企業與行業標桿,西安鉑力特增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擁有完整的金屬增材制造產業生態鏈,業務覆蓋設備研發、材料制備、工藝優化及打印服務,在航空航天、醫療器械、汽車工業等領域積累了深厚的技術優勢。公司代表賈鑫指出,鉑力特將充分發揮在金屬增材制造設備研發與復雜零部件成形工藝的領先經驗,與江漢大學聯合攻克醫療器械精密部件、汽車輕量化結構件等領域的制造難題,推動增材制造技術在高端裝備領域的規模化應用。

上海盈普三維打印科技有限公司則在高分子材料增材制造領域獨具優勢,其自主研發的SLS(選擇性激光燒結)技術及高性能尼龍材料打印解決方案,已廣泛應用于工業模具、消費品定制等場景。公司代表鄺巨星表示,盈普將以此次合作為契機,與江漢大學在高分子材料改性、打印工藝優化等方向展開深度協同,結合高校在材料科學的基礎研究能力,補足“材料—工藝—裝備”鏈條中的關鍵環節,共同探索增材制造在綠色制造、個性化定制領域的創新應用。

協同創新:瞄準“卡脖子”,激活產業新動能
此次三方合作不僅是技術研發的深度聯動,更是人才培養與產業生態的共建。據了解,三方將共建“增材制造校企聯合創新中心”與產學研基地。鉑力特將助力金屬增材實驗室建設,盈普提供高分子材料技術支持,三方聯合申報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開展技術迭代、材料開發及設計優化合作,共同解決行業痛點。同時,圍繞醫療器械、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等戰略新興產業,三方計劃在復雜結構件一體化制造、多材料復合打印工藝、智能化生產線集成等方向設立聯合攻關課題,著力突破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瓶頸。
隨著“制造強國”戰略的深入實施,增材制造作為數字化制造的核心技術,正成為重塑全球制造業格局的重要力量。三方表示,未來將以市場化機制為紐帶,構建長效合作機制,推動增材制造技術在高端裝備、新材料等領域的深度應用,共同譜寫智能制造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參考來源:
盈普三維公眾號、鉑力特官網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留白)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請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