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近日,乘聯會發布了《4月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提到,鈉離子電池雖已具備量產能力,但鈉離子電池上車熱情不高,產業化節奏緩慢。乘聯會表示,鈉離子電池尚處產業化初期階段,在核心技術路線存爭議、供應鏈準備不充分、生產工藝不成熟等因素的影響更多>>
中國粉體網訊 近日,協鑫科技在2022年年報中披露,將有序退出西門子棒狀硅生產領域,深化綠色制造,持續推進FBR流化床法產能萬噸級矩陣建設,實現顆粒硅市占率翻倍。協鑫科技聯席首席執行官蘭天石在業績發布會上再次強調,顆粒硅品質正在由太陽能級向電子級快速爬升,全面滿足N型時代要更多>>
中國粉體網訊 近期,人工智能(AI)爆發并進入全面擴散階段。硬件基礎設施作為發展基石,要求AI算力配套升級。在此背景下,計算相關的材料技術有望升級,如半導體材料、高頻PCB等,相關粉體材料的需求亦有望大幅增加。PCB用球形硅微粉PCB(印制電路板)是電子產品中電路元件和器件的關鍵支撐更多>>
中國粉體網訊 受益于光伏行業高景氣發展,下游光伏硅片需求凸顯。在單晶硅片生產流程中,石英坩堝是光伏單晶爐的關鍵部件,是拉制大直徑單晶硅棒的消耗性器皿,主要用于盛裝熔融硅并制成后續工序所需晶棒。 基于單晶硅片純度的要求,石英坩堝一次或幾次加熱拉晶完成后即報廢,需要購置新的石英更多>>
中國粉體網訊 “全固態電池技術雖然現目前仍然面臨著很多挑戰,但仍然是我們值得去追求的目標。這個目標不是短期的,可以看作是面向2030年,值得創新的目標。”在4月16日下午舉辦的第二屆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云上宜賓高端論壇中,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表示。(來源:前沿材料)近年來更多>>
中國粉體網訊 碳化硅(SiC)作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適合制作高溫、高頻、抗輻射及大功率器件,一度被視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理想材料。特斯拉,曾打響SiC上車的第一槍。2011年,科銳(現Wolfspeed)公司推出全球首款SiC MOSFET。5年后,特斯拉發布第四款車型Model 3,更多>>
中國粉體網訊 近年來,隨著鈉離子電池不斷深入發展,鈉離子電池的結構、原理以及各方面性能吸引了許多動力電池廠商的目光。鈉離子正極材料是決定電池容量、性能以及成本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決定了鈉離子電池的產業化進程和最終性能。1.鈉離子正極材料目前,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層狀過渡金更多>>
中國粉體網訊 能量密度的提升是目前鋰離子電池性能研究的重點方向之一,開發新型高比容量的正負極材料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但由于其首次庫倫效率低、循環穩定性差,影響了這些新材料的推廣應用。電極的預鋰化技術則提供了一種高性價比的解決方案,具備短期內工程化的可行性。“預鋰化更多>>
中國粉體網訊日本故事:它是如何丟失光伏制造的?日本是光伏產業最早引入的國家之一,與德國幾乎同步。據日本光伏協會在2010年的報告,全球光伏產能的決勝點,是在2007年。這一年是轉折點。這一年之前,日本的光伏制造能力,跟中國還是并跑。到了2008年,中國制造突然加速,德國、日本則被甩在后面。從20更多>>
中國粉體網訊 2021年以來, 隨著特斯拉率先在model 3的主驅上采用全碳化硅模塊而吃了第一口螃蟹,碳化硅在汽車界掀起一股“上車熱”,比亞迪等越來越多車企開始在電驅系統中導入碳化硅(SiC)技術。目前氮化硅“上車”呼聲最高的應用主要有兩個方面,即軸承與基板。相對于碳化硅的高調,另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