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在北京召開的《赤峰市非金屬礦產資源調查及開發》項目成果鑒定會傳出喜訊,內蒙古赤峰地區探明大型螢石礦床2個,總計發現的269處螢石礦資源量可達2000萬噸。
《赤峰市非金屬礦產資源調查及開發》項目是內蒙古赤峰市政府委托該市國土資源局進行的。項目實施單位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內蒙古物華天寶礦物資源有限公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兩年來對赤峰市非金屬礦產資源的主要類型、地質條件、空間分布規律、成因機制、規模遠景等進行了調查、評價、研究,對水泥灰巖、螢石、硅石、膨潤土等13種赤峰市的非金屬優勢礦種進行了系統總結。提交《赤峰市非金屬礦產資源調查報告》一份,1:40萬赤峰市非金屬礦產分布圖一份,螢石等5個單礦種1:50萬礦產分布圖各一份,15處大中型非金屬重點礦床資源預查報告,赤峰市非金屬礦產資源數據庫以及各種樣品的分析測試數據匯總等。項目成果為赤峰市非金屬礦產的進一步勘查和開發戰略制定提供了基礎資料。
項目提交的調查報告顯示,赤峰市螢石礦已知礦產地269處,包括大型礦床2個、中型礦床14個、小型礦床137個、礦點礦化點106處,螢石資源量可達2000萬噸。重點區包括林西、翁牛特旗、敖漢旗、喀喇沁旗等礦集區遠景區包括林東的西北部、大板東部—天山一帶、克什克騰旗經棚周邊地區等。赤峰市國土資源局局長張輝表示,上述地區螢石礦成礦地質條件有利,找礦潛力大,通過進一步勘查評價,有望擴大資源規模。
在項目成果鑒定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大年等專家對赤峰市確立非金屬及新資源產業戰略提出了發展新型建材、氟硅化工、黏土礦物等9個產業集群的建議,建議赤峰市引入新資源理念,將礦山尾礦、粉煤灰、煤矸石等大宗工業廢棄物作為非金屬礦產資源考察,通過技術創新提升非金屬礦產資源價值。對此,赤峰市市長包滿達表示,赤峰市目前已發現各類非金屬礦產60余種、礦產地600余處,非金屬開發潛在經濟價值達到2000億元以上。赤峰市的礦業從2002年的“夕陽產業”已經轉變為現在當仁不讓的經濟龍頭老大,目前全市礦業產值超過200億元。隨著資源家底的摸清和重點發展產業方向的確定,通過資源招商和發展循環經濟,非金屬礦產將是繼赤峰市有色金屬產業發展后的又一支柱性產業。
《赤峰市非金屬礦產資源調查及開發》項目是內蒙古赤峰市政府委托該市國土資源局進行的。項目實施單位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內蒙古物華天寶礦物資源有限公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兩年來對赤峰市非金屬礦產資源的主要類型、地質條件、空間分布規律、成因機制、規模遠景等進行了調查、評價、研究,對水泥灰巖、螢石、硅石、膨潤土等13種赤峰市的非金屬優勢礦種進行了系統總結。提交《赤峰市非金屬礦產資源調查報告》一份,1:40萬赤峰市非金屬礦產分布圖一份,螢石等5個單礦種1:50萬礦產分布圖各一份,15處大中型非金屬重點礦床資源預查報告,赤峰市非金屬礦產資源數據庫以及各種樣品的分析測試數據匯總等。項目成果為赤峰市非金屬礦產的進一步勘查和開發戰略制定提供了基礎資料。
項目提交的調查報告顯示,赤峰市螢石礦已知礦產地269處,包括大型礦床2個、中型礦床14個、小型礦床137個、礦點礦化點106處,螢石資源量可達2000萬噸。重點區包括林西、翁牛特旗、敖漢旗、喀喇沁旗等礦集區遠景區包括林東的西北部、大板東部—天山一帶、克什克騰旗經棚周邊地區等。赤峰市國土資源局局長張輝表示,上述地區螢石礦成礦地質條件有利,找礦潛力大,通過進一步勘查評價,有望擴大資源規模。
在項目成果鑒定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大年等專家對赤峰市確立非金屬及新資源產業戰略提出了發展新型建材、氟硅化工、黏土礦物等9個產業集群的建議,建議赤峰市引入新資源理念,將礦山尾礦、粉煤灰、煤矸石等大宗工業廢棄物作為非金屬礦產資源考察,通過技術創新提升非金屬礦產資源價值。對此,赤峰市市長包滿達表示,赤峰市目前已發現各類非金屬礦產60余種、礦產地600余處,非金屬開發潛在經濟價值達到2000億元以上。赤峰市的礦業從2002年的“夕陽產業”已經轉變為現在當仁不讓的經濟龍頭老大,目前全市礦業產值超過200億元。隨著資源家底的摸清和重點發展產業方向的確定,通過資源招商和發展循環經濟,非金屬礦產將是繼赤峰市有色金屬產業發展后的又一支柱性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