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1月17日訊 “2013年炭黑行業很困難,尤其是一季度利潤額為負值。進入二季度,企業盈利能力有小幅回升,行業整體利潤扭虧為盈,但全年企業利潤還是大幅度下滑。”這是近日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炭黑分會秘書長丁麗萍在接受采訪時,首先感嘆的。
記者了解到,受上下游行業運行低迷影響,夾縫生存的炭黑行業增速放緩,進入微增長時代。加之行業本身盲目擴產、競爭加劇,已進入低價競爭模式,低利潤率或將成為常態。行業專家建議,炭黑企業應發揮自身優勢,從資源、產品和管理入手,差異化發展,提升盈利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行業利潤處于虧損臨界點
進入2013年以后,行業實現利潤持續下滑,出現了全行業虧損的局面;6月份以后,全行業扭虧為盈,但虧損面仍然達到45%;1~10月份炭黑行業平均利潤率為0.4%,基本上處于整個行業沒有利潤的狀態。
從重點企業來看,情況也大體如此。據了解,目前產能及產銷量位列全國第一、產能位居全球第四的江西黑貓炭黑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3.71億元,同比(下同)增長34.73%,但凈利潤只有273.39萬元,下降97.62%。居全國產能第二位的龍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6.95億元,增長21.31%,凈利潤只有1083.50萬元,下降了69.92%。對2013年四季度,兩家企業也不抱希望,認為由于競爭激烈程度不減,炭黑毛利率持續低位運行,炭黑市場整體形勢仍將持續低迷,龍星公司預計凈利潤將下降60%~80%;黑貓公司更不樂觀,預計凈利潤最多為上年度的10%,甚至有可能為零利潤。
“目前行業產能利用率低,開工率在73%~75%,而國外接近90%。” 丁麗萍說。據炭黑分會統計,2013年1~10月產量為300萬噸,增長9.79%,是近幾年增幅最小的。開工率和產量增長率比較大的是江西黑貓炭黑、山西永東、龍星化工、蘇州寶化及山東貝斯特等少數幾家企業,大部分企業炭黑產量略有增長或略有降低。
三大原因導致利潤每況愈下
據分析,導致炭黑行業運行低迷、利潤低迷有三大原因。
首先,市場需求相對疲軟。炭黑行業的原料煤焦油來自于上游鋼鐵及煤焦等行業,這些行業受國家宏觀調控和產能過剩等負面因素影響持續低迷,加之煤焦油市場受焦油加工企業市場景氣度影響,導致上游原料供給偏緊且價格波動頻繁,波動范圍在2550~3000元/噸。由于煤焦油加工企業的煤焦油需求量占市場供給量的65%左右,炭黑生產企業在煤焦油采購方面只能隨行就市,成本控制壓力愈發突出,嚴重影響了炭黑企業生產經營。
下游輪胎行業增速放緩,導致炭黑銷售及價格傳導不暢,經營業績出現大幅回落。同時,行業已形成的運營模式是購入煤焦油需要預付貨款,而炭黑銷售給輪胎企業后,收款則存在較長的賬期,嚴重影響了炭黑企業的資金流轉。
“受主導行業——輪胎微增長、低利潤率,炭黑行業也不可能好到哪里去。”中橡集團炭黑工業研究設計院原院長范汝新認為。
其次,產能過剩,競爭日趨激烈。經過多年發展,炭黑行業已經是比較成熟的行業,行業集中度很高。一方面,炭黑行業由于投資快速增長,加之受輪胎行業開工率不高等因素影響,產能過剩矛盾愈發突出,導致價格競爭激烈,只得降價出售。另一方面,原料油供給吃緊,生產成本根本沒有多大的降幅,造成產品的售價降幅大于制造成本的降幅比例,炭黑市場總體呈現量增價跌的基本態勢,最終致使毛利率大幅下滑。
再次,產品同質化嚴重,盈利能力大幅下降。目前,濕法造粒炭黑生產技術已經比較成熟,產品同質化比較嚴重,大家只有拼價格來獲得市場,企業利潤率勢必下降,惡性競爭日趨明顯。
從資源整合差異化產品求發展
炭黑成本中原材料的比重高達70%~80%。誰擁有資源優勢,誰就占據主動,就有價格優勢。部分企業正積極通過調整生產布局等方式來降低原材料成本。如江西黑貓有8個大型炭黑生產基地,28條炭黑生產線,產能規模已達到86萬噸/年。近年來,該公司逐步向原料產地和用戶市場方向轉移,其炭黑油加工業務伴隨炭黑主業的發展而壯大,目前已具備80萬噸/年焦油深加工能力,成為國內重點煤焦油深加工企業之一。通過煤焦油深加工可以直接生產優質炭黑用油,為產品品質的提升和生產成本的降低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在一個比較成熟的炭黑市場上角力,企業勢必犧牲利潤,維護市場,現在有條件的企業,應尋求多渠道的新產品開發,打出自己的特色產品,市場就會更進一步規范。” 丁麗萍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真正到了關鍵轉折期,應該找出自己的優勢,調整產品結構,差異化發展,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據從《橡膠行業“十二五”期間科技開發實用課題推薦目錄》中了解到的情況,行業鼓勵產研結合、上下游結合,開展輪胎低滾動阻力、低生熱炭黑生產技術;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專用導電炭黑開發;富氧空氣生產炭黑新工藝技術;炭黑尾氣脫硫技術及裝置等產品、工藝的技術開發和投入。
卡博特在產品研發方面堪稱典范。2013年9月9日投產的邢臺工廠,10月底生產出首批軟質炭黑N系列產品,通過了中策橡膠集團有限公司的認證。據該公司負責人透露,另一套裝置也將投入生產,產品為更高等級的超耐磨炭黑產品V系列。相比于N系列,V系列對輪胎品質的提升更加顯著,可使輪胎磨耗性能提升10%~15%。
范汝新認為,效益是企業和行業健康發展的基本條件。首先,除在原料油采購采取低儲高出的辦法外,還可以在產品市場劃分上作文章,比如出口產品和內銷產品、輪胎用炭黑和非輪胎橡膠制品用炭黑市場,以此打造企業合理的市場結構,增加抗風險和盈利能力。其次,資源綜合利用及上下游結合已成為企業效益重要增長點。尾氣和余熱利用除解決自己用電和用汽外,具備對外供汽、供電便利的企業可以獲得可觀的效益。再次,炭黑產品和原料油性質決定了物流成本較高,一般占到工廠成本的5%~15%,因此炭黑生產與上游焦化廠結合,下游與橡膠廠結合,就近供應炭黑和熱、電產品,可以節省物流成本支出。
丁麗萍表示,行業協會正在組織專家對“炭黑行業準入條件”作進一步修改,成稿之后將報送工信部,以有效遏制炭黑行業盲目發展的現狀,引導產業結構升級,實現良性可持續發展。
記者了解到,受上下游行業運行低迷影響,夾縫生存的炭黑行業增速放緩,進入微增長時代。加之行業本身盲目擴產、競爭加劇,已進入低價競爭模式,低利潤率或將成為常態。行業專家建議,炭黑企業應發揮自身優勢,從資源、產品和管理入手,差異化發展,提升盈利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行業利潤處于虧損臨界點
進入2013年以后,行業實現利潤持續下滑,出現了全行業虧損的局面;6月份以后,全行業扭虧為盈,但虧損面仍然達到45%;1~10月份炭黑行業平均利潤率為0.4%,基本上處于整個行業沒有利潤的狀態。
從重點企業來看,情況也大體如此。據了解,目前產能及產銷量位列全國第一、產能位居全球第四的江西黑貓炭黑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3.71億元,同比(下同)增長34.73%,但凈利潤只有273.39萬元,下降97.62%。居全國產能第二位的龍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6.95億元,增長21.31%,凈利潤只有1083.50萬元,下降了69.92%。對2013年四季度,兩家企業也不抱希望,認為由于競爭激烈程度不減,炭黑毛利率持續低位運行,炭黑市場整體形勢仍將持續低迷,龍星公司預計凈利潤將下降60%~80%;黑貓公司更不樂觀,預計凈利潤最多為上年度的10%,甚至有可能為零利潤。
“目前行業產能利用率低,開工率在73%~75%,而國外接近90%。” 丁麗萍說。據炭黑分會統計,2013年1~10月產量為300萬噸,增長9.79%,是近幾年增幅最小的。開工率和產量增長率比較大的是江西黑貓炭黑、山西永東、龍星化工、蘇州寶化及山東貝斯特等少數幾家企業,大部分企業炭黑產量略有增長或略有降低。
三大原因導致利潤每況愈下
據分析,導致炭黑行業運行低迷、利潤低迷有三大原因。
首先,市場需求相對疲軟。炭黑行業的原料煤焦油來自于上游鋼鐵及煤焦等行業,這些行業受國家宏觀調控和產能過剩等負面因素影響持續低迷,加之煤焦油市場受焦油加工企業市場景氣度影響,導致上游原料供給偏緊且價格波動頻繁,波動范圍在2550~3000元/噸。由于煤焦油加工企業的煤焦油需求量占市場供給量的65%左右,炭黑生產企業在煤焦油采購方面只能隨行就市,成本控制壓力愈發突出,嚴重影響了炭黑企業生產經營。
下游輪胎行業增速放緩,導致炭黑銷售及價格傳導不暢,經營業績出現大幅回落。同時,行業已形成的運營模式是購入煤焦油需要預付貨款,而炭黑銷售給輪胎企業后,收款則存在較長的賬期,嚴重影響了炭黑企業的資金流轉。
“受主導行業——輪胎微增長、低利潤率,炭黑行業也不可能好到哪里去。”中橡集團炭黑工業研究設計院原院長范汝新認為。
其次,產能過剩,競爭日趨激烈。經過多年發展,炭黑行業已經是比較成熟的行業,行業集中度很高。一方面,炭黑行業由于投資快速增長,加之受輪胎行業開工率不高等因素影響,產能過剩矛盾愈發突出,導致價格競爭激烈,只得降價出售。另一方面,原料油供給吃緊,生產成本根本沒有多大的降幅,造成產品的售價降幅大于制造成本的降幅比例,炭黑市場總體呈現量增價跌的基本態勢,最終致使毛利率大幅下滑。
再次,產品同質化嚴重,盈利能力大幅下降。目前,濕法造粒炭黑生產技術已經比較成熟,產品同質化比較嚴重,大家只有拼價格來獲得市場,企業利潤率勢必下降,惡性競爭日趨明顯。
從資源整合差異化產品求發展
炭黑成本中原材料的比重高達70%~80%。誰擁有資源優勢,誰就占據主動,就有價格優勢。部分企業正積極通過調整生產布局等方式來降低原材料成本。如江西黑貓有8個大型炭黑生產基地,28條炭黑生產線,產能規模已達到86萬噸/年。近年來,該公司逐步向原料產地和用戶市場方向轉移,其炭黑油加工業務伴隨炭黑主業的發展而壯大,目前已具備80萬噸/年焦油深加工能力,成為國內重點煤焦油深加工企業之一。通過煤焦油深加工可以直接生產優質炭黑用油,為產品品質的提升和生產成本的降低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在一個比較成熟的炭黑市場上角力,企業勢必犧牲利潤,維護市場,現在有條件的企業,應尋求多渠道的新產品開發,打出自己的特色產品,市場就會更進一步規范。” 丁麗萍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真正到了關鍵轉折期,應該找出自己的優勢,調整產品結構,差異化發展,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據從《橡膠行業“十二五”期間科技開發實用課題推薦目錄》中了解到的情況,行業鼓勵產研結合、上下游結合,開展輪胎低滾動阻力、低生熱炭黑生產技術;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專用導電炭黑開發;富氧空氣生產炭黑新工藝技術;炭黑尾氣脫硫技術及裝置等產品、工藝的技術開發和投入。
卡博特在產品研發方面堪稱典范。2013年9月9日投產的邢臺工廠,10月底生產出首批軟質炭黑N系列產品,通過了中策橡膠集團有限公司的認證。據該公司負責人透露,另一套裝置也將投入生產,產品為更高等級的超耐磨炭黑產品V系列。相比于N系列,V系列對輪胎品質的提升更加顯著,可使輪胎磨耗性能提升10%~15%。
范汝新認為,效益是企業和行業健康發展的基本條件。首先,除在原料油采購采取低儲高出的辦法外,還可以在產品市場劃分上作文章,比如出口產品和內銷產品、輪胎用炭黑和非輪胎橡膠制品用炭黑市場,以此打造企業合理的市場結構,增加抗風險和盈利能力。其次,資源綜合利用及上下游結合已成為企業效益重要增長點。尾氣和余熱利用除解決自己用電和用汽外,具備對外供汽、供電便利的企業可以獲得可觀的效益。再次,炭黑產品和原料油性質決定了物流成本較高,一般占到工廠成本的5%~15%,因此炭黑生產與上游焦化廠結合,下游與橡膠廠結合,就近供應炭黑和熱、電產品,可以節省物流成本支出。
丁麗萍表示,行業協會正在組織專家對“炭黑行業準入條件”作進一步修改,成稿之后將報送工信部,以有效遏制炭黑行業盲目發展的現狀,引導產業結構升級,實現良性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