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近年來,我國儲能呈現多元發展的良好態勢。2017年儲能產業政策支撐體系日趨完善,儲能應用領域逐步打開。
據CNESA統計,截至2017年,我國已投運的電化學儲能裝機規模389.8MW,同比增長45%,所占儲能裝機規模1.3%,較上年增長了0.2個百分點。
而在這一年,儲能企業又有怎樣的成績?有的處于薄利狀態,有的在政策影響下賺的盆滿缽滿,有的成為2017年儲能行業黑馬。
鋰電上游企業成績亮眼
2017年,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相比去年增長最為明顯的是廈門鎢業,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達6.18億元,同比增長320.66%,原因系鋰電池材料、鎢系列產品銷量上升、價格上漲。
2017年,在全球經濟回暖等因素影響下,鎢產品需求增長較快,疊加補庫存的因素,推動鎢價持續上漲,鎢精礦(65%)價格由年初的7萬元/噸上漲到年底的11萬元/噸左右,而這也使得廈門鎢業在2017年凈利潤實現飛躍增長。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鋰電兩巨頭,天齊鋰業和贛鋒鋰業,天齊鋰業在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54.7億元,同比增長40.09%,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21.5億元,同比增長41.86%;贛鋒鋰業在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43.8億元,同比增長54.12%,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14.7億元,同比增長216.36%,在2017年可謂賺的盆滿缽滿。
贛鋒鋰業增長最為顯著,相較去年增長216.36%,贛鋒鋰業擁有五大類逾40種鋰化合物及金屬鋰產品的生產能力,是鋰系列產品供應最齊全的制造商之一。
科陸剝離光伏業務晉升儲能黑馬
科陸電子則化身儲能行業黑馬,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43.76億元,同比增長38.40%,歸屬母公司凈利潤4.59億元,同比增長68.75%?脐懜浅鍪哿朔忠丝h陸輝光伏發電有限公司70MWp漁光互補光伏電站,計劃未來還將繼續出售光伏電站項目,將資源投入到儲能業務中。
科陸電子2009年開始致力于儲能領域的研究,現已擁有較為完善的儲能解決方案及成熟的儲能系統集成能力,PCS(儲能雙向變流器)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自主研發的BMS(電池管理系統)可實現對電池成組后的有效管理及均衡,解決儲能電池系統大批量矩陣式使用中電池一致性所帶來的影響。目前已累計完成超過330MWh的并離網儲能系統項目交付。
詳情如下所示:


比亞迪
比亞迪在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1059億元,同比增長2.36%,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40.7億元,同比下降19.51%。
公司的業務涉及新能源汽車、傳統燃油汽車在內的汽車業務,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二次充電電池、光伏業務及城市軌道交通業務。其中,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業務的收入約人民幣87.67億元,同比上升19.37%。
比亞迪的二次充電電池主要包括鋰離子電池和鎳電池產品,廣泛應用于手機、數碼相機、電動工具、電動玩具等各種便攜式電子設備。2017年,比亞迪二次充電電池業務在相對疲弱的市場環境下取得了良好的銷售增長,行業地位持續鞏固。此外,比亞迪亦積極研發儲能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產品,應用于儲能電站及光伏電站等領域。
2018年,比亞迪在二次充電電池方面,將繼續開拓鋰離子電池及鎳電池的應用范圍,鞏固市場領先地位。
天齊鋰業
天齊鋰業在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54.7億元,同比增長40.09%,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21.5億元,同比增長41.86%。
公司涉及的業務包括采選冶煉行業好、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2017年,天齊鋰業鋰精礦銷售量較上年增加29.84%,銷售均價較上年提高27.04%,鋰化工產品銷量較上年增加33.28%。
2018年,天齊鋰業將錨定國內外高端正極材料廠商、鋰動力電池產商對包括磁性異物在內各項指標的新要求,進一步提升公司產品的差異化水平,進一步增強客戶黏性,為未來市場競爭奠定基礎;進行深入的市場調研,加強與下游正極材料、鋰電池、整車產商的溝通交流,并根據公司發展目標,啟動論證進一步擴充鋰精礦和鋰化工產品產能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此外,要加強現有在建和擬建項目的統一管控,統一調配資源,加大力度推動項目建設,確?{納一期“年產2.4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項目”2018年底試車,加快推進遂寧安居一期碳酸鋰項目和天府新區興隆湖全球研發中心完成設計工作和其他相關工作,力爭年內啟動開工建設。
贛鋒鋰業
贛鋒鋰業在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43.8億元,同比增長54.12%,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14.7億元,同比增長216.36%。
公司在鋰產業鏈的關鍵階段均有業務,包括上游鋰提取、中游鋰產品加工及下游鋰電池生產及回收,贛鋒鋰業是全球第三大及中國最大的鋰化合物生產商及全球最大的金屬鋰生產商,擁有五大類逾40種鋰化合物及金屬鋰產品的生產能力,是鋰系列產品供應最齊全的制造商之一。
贛鋒鋰業建立的全球最完整的鋰產業價值鏈涵蓋了鋰行業上下游的各重要板塊(簡稱“贛鋒生態系統”),包括上游鋰資源提取、鋰化合物的深加工、金屬鋰生產、鋰電池生產、鋰二次利用及回收。
2018年,贛鋒鋰業將擴大獲取全球上游鋰資源的渠道,提高處理加工設施的產能,公司在江西省寧都縣建設一條年產17500噸電池級碳酸鋰的新生產線,計劃于2018年第四季度投產。在新余基礎鋰廠建設的一條年產20000噸電池級氫氧化鋰生產線,計劃于2018年第二季度投產。
此外,贛鋒鋰業將開展側重于固態鋰電池的電池生產,通過建設全自動聚合物鋰電池生產線及高性能鋰動力電池生產線,為未來固態鋰電池的生產奠定堅實基礎。發展鋰電池回收業務,利用中國不斷增長的報廢鋰電池數量,成為全球鋰電池回收領域的領先企業之一,通過擴充鋰電池回收業務產能及在回收及再利用報廢電池方面的專長繼續向下游拓展業務。
杉杉股份
杉杉股份在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82.7億元,同比增長51.07%,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8.96億元,同比增長171.42%。
公司涉及的業務包括新能源業務和非新能源業務,其中新能源業務覆蓋鋰電新能源上下游產業鏈,為公司的主要業績來源及發展重點,包括鋰電池材料、新能源汽車及能源管理服務業務。
2017年,鋰電池材料業務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0.36億元,同比增長47.3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65億元,同比增長101.31%,主要系正極材料業務經營業績同比大幅上升所致。
杉杉股份充分挖掘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的利用價值,致力于鋰離子電池產業鏈閉環的打造。能源管理服務業務,定位于鋰電儲能系統的“制造+運營”,主要包括應用于工商業“削峰填谷”儲能項目的建設與運營,以及退役動力電池在通信備用電源領域的梯級利用。報告期內,公司積極推進“削峰填谷”儲能業務,通過為用戶制定最優化的能源管理解決方案,提供高性價比的能源管理服務。
實現了北京中裕世紀酒店商業儲能項目、金壇沃德豐工業儲能項目、無錫利特爾工業儲能項目等多個項目的落地。同時,在退役動力電池的梯級利用方面,積極推進動力電池在通信UPS(不間斷電源)電源領域的應用,成功進入中國鐵塔梯級電池應用通信基站第一批合格供應商目錄,并實現梯級應用電源系統的批量銷售。
必康股份
必康股份在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53.7億元,同比增長44.15%,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8.93億元,同比下降6.4%。
公司涉及的業務包括醫藥、新能源新材料、藥物中間體三大板塊,2017年必康股份六氟磷酸鋰產品價格相比2016年出現較大下滑。
易事特
易事特在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73.2億元,同比增長39.51%,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7.14億元,同比增長51.4%。
公司涉及的業務包括智慧城市&大數據(含UPS、智能配電、動環監控等)、智慧能源(含光伏發電、儲能系統、微電網、充電站、智能車庫)、軌道交通(含一體化供電系統、通信及綜合監控等)三大戰略新興產業研發、制造及營銷與服務業務。
2017年,易事特自主開發的微電網控制多功能光伏并網逆變器、智能網關、儲能變流器、智能微電網能量管理系統(EMS)等先進技術產品逐步實現產業化,已成功應用于工業園區微電網、分布式光伏儲能電站、微網型光伏儲能充電站示范工程建設,形成削峰填谷、電力調頻調壓、海島柴光儲微電網等儲能及微電網系統解決方案。
廈門鎢業
廈門鎢業在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142億元,同比增長66.37%,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6.18億元,同比增長320.66%。
公司主要從事鎢精礦、鎢鉬中間制品、粉末產品、絲材板材、硬質合金、切削刀具、各種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屬、稀土發光材料、磁性材料、貯氫合金粉、鋰電池材料及其他能源新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2017年,鎢行業在全球經濟回暖等因素影響下,鎢產品需求增長較快,疊加補庫存的因素,推動鎢價持續上漲,鎢精礦(65%)價格由年初的7萬元/噸上漲到年底的11萬元/噸左右,據安泰科資料,2017年鎢精礦(65%)均價達9.05萬元/噸,與上年同期相比上漲25%以上,行業整體盈利能力提升。公司營收變動原因系鋰電池材料、鎢系列產品銷量上升、價格上漲,制造業的營業收入大幅增長。
欣旺達
欣旺達在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140億元,同比增長74.43%,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5.44億元,同比增長20.86%。
公司涉及的業務包括鋰離子電芯、電源管理系統、精密結構件、智能制造類(含自動化設備)等多個領域。
在儲能領域,公司成功承擔了國家智能電網重大專項“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的分布式能源系統示范”項目(973項目),完成了南方電網首個10KV電壓等級接入的分布式儲能商業化運行項目、廣州南沙微電網項目,山西省重點研發計劃“10MW級鋰電池儲能系統關鍵技術與工程示范”也在計劃實施中。公司還完成并交付南極微網項目,該項目實現了公司儲能產品在極端環境無電地區的應用。在動力電池梯次利用方面,與南方電網合作開展了“梯次利用電池壽命及模式分析”科研項目,在梯次利用電池的壽命、應用模式和商業模式方面展開研究。
2018年,欣旺達將加大對動力電池系統及動力電芯、儲能電池、BMS、智能硬件整體解決方案以及新能源產業鏈上其他新產品、新材料等產品和技術的研發,增強公司自主創新能力。
駱駝股份
駱駝股份在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19.7億元,同比增長20.9%,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4.83億元,同比下降6.27%。
公司主要從“鉛酸電池循環產業鏈”和“新能源循環產業鏈”兩個閉環布局和開展業務,公司的主要業務為鉛酸電池的研發、生產、銷售和回收,在汽車蓄電池行業的龍頭地位不可動搖,已形成持續的競爭優勢。
科陸電子
科陸電子在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43.8億元,同比增長38.4%,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4.59億元,同比增長68.75%。
科陸電子是一家國內領先的綜合能源服務商,從智慧能源的發、輸、配、用、儲到能效管理云平臺、新能源汽車及充電站運營管理云平臺等都能提供完整解決方案。公司已基本形成了圍繞以智慧能源為核心的產品鏈、商業運營生態圈和金融服務體系。
科陸從2009年開始致力于儲能領域的研究,現已擁有較為完善的儲能解決方案及成熟的儲能系統集成能力,PCS(儲能雙向變流器)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自主研發的BMS(電池管理系統)可實現對電池成組后的有效管理及均衡,解決儲能電池系統大批量矩陣式使用中電池一致性所帶來的影響。目前已累計完成超過330MWh的并離網儲能系統項目交付。
在儲能領域,科陸整合了儲能電池、PCS(雙向變流器)、BMS(電池管理系統)、EMS(能量調度系統)等核心技術的產業鏈,其中,電網級儲能系統、商用儲能系統、戶用儲能系統已廣泛應用于電網發電側、電網用電側和無電地區。
科陸利用能量實時調控與優化運行的核心技術為獨立電網和微電網解決了穩定運行的難題,利用儲能設備的快速響應和精確控制能力為大型火電機組解決了發電側輔助服務中調頻、AGC控制等難題。公司在用戶側通過削峰填谷,起到電網側調峰的作用,通過需量調度控制為終端電力用戶大幅降低用電成本,此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工商業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