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赤泥是拜耳法(目前95%的氧化鋁都采用拜耳法生產)生產氧化鋁時排出的污染性廢渣,一般平均每生產1噸氧化鋁,附帶產生1.0~2.0噸赤泥。一般含氧化鐵量大,外觀與赤色泥土相似,因而得名。

拜耳法生產氧化鋁流程圖
赤泥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而放射性主要來自于鐳、釷、鉀,一般內外照白指數均在2.0以上,所以屬于危險固體廢物。
據新京報報道,山西呂梁市交口縣回龍縣鋁廠將生產過程中排放的赤泥,堆積成一座面積約1200畝、高88米的赤泥庫——1200畝大概110多個足球場的面積,88米則幾乎是30層樓的高度。

4月8日,俯瞰原則溝赤泥庫。赤泥庫壩下游正對溝口有10戶村民,兩側300米范圍內約有25戶。
這起事件的影響使國內氧化鋁市場價格同步飆升,事件爆出僅10天左右,氧化鋁各地日均價周度上漲近200元/噸、月度上漲近500元/噸,也抬升了電解鋁企業的生產成本。
赤泥的堆放不僅占用大量土地,耗費較多的堆場建設和維護費用,而且存在與赤泥中的堿向地下滲透,造成地下水體和土壤污染。裸露赤泥形成的粉塵隨風飛揚,污染大氣,對人類和動植物的生存造成負面影響,惡化生態環境。
氧化鋁赤泥事件發生 赤泥合理利用成難點?
現如今,赤泥資源的綜合利用,是目前亟待解決的世界性難題。據悉,赤泥可以用來生產水泥,赤泥生產磚、加氣混凝土砌塊、路面基層材料、制備新型功能性材料、生產硅鈣復合肥等,但赤泥利用量較大的是生產水泥、用于路基、生產透水磚,三者之間各有優勢和劣勢。總體來說,中國氧化鋁赤泥綜合利用率非常低,雖然我們利用率不比國外差,但是我們以后不能跟國外比了,中國氧化鋁產業自我超越的時代已經到來,抓住了赤泥綜合利用的利潤風口,將重塑企業在氧化鋁行業的地位。
近日,在茌平“雙招雙引”大會上,茌平縣賈寨鎮和山東興業利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順利簽訂了年綜合利用6萬噸赤泥生產4萬噸巖棉項目。山東興業利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團隊,通過對赤泥污染治理的多年研究,研制出了一整套專利新技術“利用赤泥生產無機纖維的工藝方法”。該技術是在通過對赤泥環境污染治理的同時,利用赤泥為主要原料生產巖棉制品,而且生產出的產品是國家提倡的節能產品、附加值相對較高、市場需求量大。生產過程做到完全無害化處理配方和生產工藝流程,通過反復工業化試生產取得了圓滿成功。該項目具有較好的社會環保效益、經濟效益。
赤泥事件已經發生,危害已經造成,我們應該爭取將危害降到最低。如何有效合理的利用赤泥,使其變廢為寶才是最重要的。
參考資料:
長江有色金屬網
氧化鋁行業下一個利潤風口—赤泥綜合利用.天下鋁訊
頭頂赤泥、腳踩污水,納稅大戶就有“污染特權”?新京報
雙招雙引:茌平賈寨鎮簽約年消耗6萬噸赤泥項目 大眾網.海報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