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4月7日,索通發展(603612)公告,擬投資建設年產2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首期5萬噸項目,項目總投資約7.2億元,擬建設期約為12個月。
同時,索通發展以現金方式對全資子公司甘肅索通盛源碳材料有限公司增資2.83億元,并以其作為項目實施主體,負責該項目的建設。

圖源:索通發展公告
資料顯示,索通發展成立于2003年8月27日,是國內最大的獨立預焙陽極供應商,目前擁有山東德州/濱州、甘肅嘉峪關、重慶綦江、云南曲靖五個生產基地七家工廠。主要生產低消耗、高電流密度的綠色節能預焙陽極,產品出口至歐美、中東、東南亞、大洋洲、非洲共十幾個國家。
此次切入負極材料領域,索通發展有著先天的優勢,有望將負極材料打造成新的第二增長曲線。
碳負極材料與索通發展主營產品鋁用預焙陽極在生產原料、生產設備、生產工藝等方面有較強的聯系和相通之處,其還可利用在鋁用炭材料行業長期積累的項目建設、技術、管理等經驗以及石油焦的集中采購、全球采購優勢,可為本項目的實施優化項目建設和運營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據悉,石墨負極材料的特殊工藝在于石墨化環節,對應單噸電耗在0.8-1.4萬度,全工藝電耗在1.2-2萬度/噸,電力成本占比約30%,屬于高能耗產業,受國內能耗雙控政策和限電因素影響,電價上漲導致石墨化加工費用攀升。
根據嘉峪關政府公布的‘嘉峪關市“十四五”第一批光伏發電項目競爭性配置預入選企業公示名單’,其中,索通發展與甘肅風光電力工程有限公司聯合體預中標5個項目中的3個,獲得嘉峪關嘉西光伏產業園區合計77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
據了解,該發電項目所產生的“綠電”將直接用于索通發展負極材料項目。考慮電站所在地嘉峪關為我國光伏Ⅰ類資源區,每年實際利用小時數在1500小時以上,對應每年發電量可覆蓋10萬噸負極材料電耗,屆時索通發展將形成巨大成本優勢,且產能利用率也有望不受影響。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文正)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