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3月6日,新特能源(HK:01799)發布公告,公司已就A股發行向上海證券交易所提交包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招股說明書(申報稿)在內的申請材料,并于近日收到上交所對本公司提交的A股發行申請材料出具的受理通知(受理號:上證上審[2023]146號)。
招股說明書(申報稿)顯示,新特能源成立于2008年,實際控制人為張新,控股股東為特變電工(SH:600089),于2015年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2020-2022年,新特能源實現營業收入141.82億元、225.23億元、375.41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6.35億元、49.55億元、133.95億元。
新特能源主營業務為高純多晶硅研發、生產和銷售及風能、光伏電站的建設和運營,主要客戶包括隆基綠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中環股份、高景太陽能等硅片生產企業。截至2022年末,公司多晶硅設計產能達到20萬噸/年,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根據新特能源的測算,2022年全國多晶硅總產量約為82.7萬噸,其中公司實現產量12.59萬噸,占全國產量的15.22%。本次IPO募投項目投產后,公司多晶硅產能將達到40萬噸/年,公司的行業地位進一步提升。
目前,光伏行業已經全面進入N型電池技術時代,而N型硅片相較于P型硅片對于硅料的品質要求更高,必須使用電子2級以上的多晶硅原料,與半導體集成電路用電子1級標準接近。據新特能源招股說明書披露,公司的多晶硅產品質量標準已達到電子級3級以上,新建產線的多晶硅產品質量標準為電子級1級,全部滿足單晶硅片用料,具有較強的質量優勢。
新特能源本次IPO擬首次公開發行不超過30,000萬股的A股普通股股票,募集資金不超過88億元,用于年產20萬噸高端電子級多晶硅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建設項目。按照公司的規劃,項目共分2期建設,每期10萬噸,建設期均為1年。
根據新特能源的測算,項目達產后,基于銷售價格7萬噸/年,可實現年均銷售收入139.77億元,年均稅后利潤28.03億元,投資回收期(含建設期,稅后)為6.25年,內部收益率(稅后)為19.37%;基于銷售價格10萬噸/年,可實現年均銷售收入199.20億元,年均稅后利潤71.65億元,投資回收期(含建設期,稅后)為3.97年,內部收益率(稅后)為40.32%。
新特能源表示,本項目的實施有利于公司繼續保持在多晶硅行業的競爭優勢,并將進一步增強公司的綜合實力。隨著募投項目的建成投產,多晶硅產銷量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公司營業收入與利潤水平將維持較高水平。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初末)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