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硅在自然界分布較廣,地殼中約含27.6%,是地殼中僅次于氧的第二豐富元素,屬于類金屬元素。在工業領域,硅被稱為“工業味精”“半導體之王”和“光伏產業的火車頭”。
據相關數據顯示,云南硅礦藏量超過30億噸,工業硅產量居全國前列,具備發展硅光伏全產業鏈得天獨厚的條件。其中,滇西保山等地硅灰石、硅藻土儲量豐富,適合發展硅基工業。僅龍陵縣硅礦探明儲量就達3000萬噸左右,且平均含硅量達99.2%,可露天開采,品位高,屬國內難得一見的硅礦資源產地。

來源:pexels
近年來,云南省依托硅礦資源、小水電清潔能源和木質碳還原劑等優勢,逐步形成了以滇西地區為主的工業硅產業集群。目前,保山、楚雄、麗江、曲靖、昭通5個綠色硅材聚集區漸成規模。其中,曲靖、保山均提出到2025年把綠色硅材產業做成“千億元級”大產業的目標,曲靖著力打造“世界光伏之都”,保山力爭建成單體產能全球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高純晶硅生產基地。
曲靖:打造“世界光伏之都”
《云南省“十四五”產業園區發展規劃》提出,推動曲靖經濟技術開發區與曲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光伏產業協同發展,加快承接硅光伏產業鏈,打造除工業硅外的硅光伏全產業鏈產業集群,同步發展電子級多晶硅、電子元器件制造、集成電路等硅電子產業鏈。

來源:中新網
目前,陽光能源、隆基股份、晶澳科技、信義玻璃等行業龍頭爭相落子曲靖,圍繞“多晶硅—單晶硅棒—單晶硅片—電池片—組件+配套產業+光伏電站”全產業鏈打造硅光伏產業集群。目前,曲靖硅光伏產業已簽約100GW硅棒、100GW硅片、33GW電池片、10GW組件項目,其中已投產40GW硅棒、40GW硅片,在建40GW硅棒、40GW硅片、23GW電池片、5GW組件,“世界光伏之都”已具雛形。
2022年,曲靖經開區建成40GW硅棒及切片產能,實現產值254億元。到2024年基本形成20萬噸多晶硅、150GW單晶硅棒及切片、87GW電池片、50GW組件、300萬噸光伏玻璃的產業規模,力爭實現產值1600億元以上。
楚雄:聚力打造“滇中硅谷”
《云南省“十四五”產業園區發展規劃》提出,楚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重點發展單晶硅棒、硅片、電池片等為主的硅產業集群。
2022年,楚雄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大抓產業、主攻工業、突破園區,推進綠色能源與綠色制造深度融合,競逐綠色新賽道,厚植綠色新優勢,綠色硅產業產值達407億元,同比增長121.4%。

來源:云南網
近年來,隆基綠能、晶科能源、宇澤半導體等國際知名硅光伏企業紛紛落地楚雄,加快了楚雄州綠色硅光伏產業基地的集聚形成。2022年,楚雄州綠色硅產業實現工業產值407.1億元,同比增長121.4%,隆基楚雄生產基地也成為全球最大單晶硅單體切片工廠。
2023年,楚雄州提出,打造“晶體硅料—單晶硅棒、硅片—光伏電池片—光伏組件—光伏系統應用產品”為一體的綠色硅光伏全產業鏈,做強“滇中硅谷”,力爭綠色硅產業產值突破500億元。
保山:綠色硅材產業鏈已基本形成
2022年,隨著云南通威一期5萬噸高純晶硅項目滿產達效,保山在全省率先形成從工業硅到單晶硅的綠色硅前端產業鏈,實現總產值367億元,增長1.3倍。
在探索加快綠色硅光伏產業發展進程中,依托工業硅產業基礎,圍繞建鏈、補鏈、延鏈、強鏈科學謀劃產業布局,保山分別引進了隆基、通威等龍頭民營企業入駐,基本形成了“工業硅—多晶硅—單晶硅”的綠色硅光伏前端產業鏈,綠色硅產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2022年1-9月綠色硅產業實現產值245億元,同比增長122%;增加值56.25億元,同比增長137.6%。
保山市《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任務分解》指出,突出綠色硅產業龍頭引領作用,確保通威20萬噸高純晶硅項目投產,加快30萬噸高純晶硅一體化綠色基材和永昌硅業10萬噸、永隆5萬噸工業硅項目建設,力爭硅切片、電池片、光伏玻璃、光伏組件等補鏈延鏈項目取得實質性突破,綠色硅產業產值達到420億元以上。
其中,云南省保山市昌寧縣緊緊圍繞打造“綠色硅材精深加工示范區”定位,堅持“建鏈、強鏈、補鏈、延鏈”的發展思路,依托資源優勢,延伸綠色硅材產業鏈,打造產業集群。目前,綠色硅材產業鏈已基本形成,百億級硅基產業集群初現雛形,全縣實現綠色硅工業產值116.83億元,已成為全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昭通:打造以“硅”為主導的綠色硅產業
昭通高品質硅礦資源儲量高達300億噸,廣泛分布于彝良縣、大關縣、鹽津縣一帶。昭通市以建設云南省重要的綠色硅精深加工基地為目標,按照建設硅原料產業基地、延伸有機硅產業鏈、發展硅光伏產業鏈三條路徑發展綠色硅產業,把昭通綠色硅產業打造為綠色低碳、集聚集約、競爭力強的重要產業集群。
云南省昭通市在全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在“硅”模發展方面,將依托分布廣泛、儲量豐富、品位優良的硅礦資源,著力打造以“硅”為主導的綠色硅產業。加快建成合盛硅業80萬噸水電硅、新安化工10萬噸工業硅等龍頭項目,積極引進硅精深加工下游企業,打造硅全產業鏈。到2025年,全市將形成90萬噸工業硅和80萬噸有機硅產能,硅產業產值將達到780億元,加上鋁產業產值240億元,全市綠色硅鋁產業產值將達到一千億元以上。
大理:加快推動綠色硅產業集聚
近年來,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縣圍繞推進綠色硅產業快速發展目標,集聚優勢資源,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引進高端硅材料生產制造龍頭企業,綜合開發利用效率,推動硅產業集群發展。
祥云縣建立強碳硅產業園,依托云南豐富的硅資源、低成本的綠色硅材料產業發展的基礎,緊盯硅晶新材料產業規模化、集群化、高端化的目標,促進產業集約集聚發展。先后引進了多家國內硅晶產業巨頭,促使一批項目落地建設,隨著湖南立新年產1萬噸再生硅材料項目、鴻新10GW單晶硅棒及切片項目的建成投產,有力推動了其硅晶產業的發展。
結語
近年來,云南省政府充分利用稟賦優勢出臺多項政策支持光伏產業發展從單晶硅棒、硅片等上游領域向電池片、電池組件等中下游環節發力建設具有較強協同效應的硅光伏全產業鏈。2022年,云南光伏制造全產業鏈,產值突破千億元。未來,云南或將繼續追“光”逐“鏈”,把打造成“世界光伏之都”的愿景變為現實。
參考來源:云南省人民政府、保山市人民政府、人民日報、人民網、中新網、云南網、云南經濟日報、云南日報、楚雄日報、中國新聞網、昭通新聞網、大理日報、云南廣播電視臺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初末)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