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2024年首個交易日收盤,萬得光伏指數跌1.82%,隆基綠能、通威股份、晶澳科技等龍頭股均收跌。
2024年或許仍將是行業面臨挑戰的一年。據多家機構的預測,雖然裝機規模有望再創新高,但今年全球以及中國市場的光伏裝機增速將出現明顯回落。
“我們都講產業發展經歷了從少年到青年,現在我們可能要進入成年了。”上邁新能源董事長施正榮在不久前就光伏行業現狀表示。
新的一年,光伏將往何處去?
高增長難再重現,消納問題或成2024年突出瓶頸
對于光伏行業而言,2024年的大概率事件之一,是過去幾年間經歷的高速增長或將放緩。
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曾表示,光伏是一直處在需求增長之中的行業,過去15年間,年增長低于10%的年份非常少,超過九成年份的增長都超過了10%,過去10年里市場增長了12倍。
中信證券研報提出,預計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將近450GW,同比增長約20%;預計國內光伏裝機為200-210GW,同比增速或回落至5%-10%。
不過雖然增速回落,但中國等市場的規模依然可觀。晶澳科技董秘武廷棟此前在路演中形容中歐美成熟市場的增長趨勢是基數大,增速慢,但絕對值大。
新一輪洗牌開啟已成為共識。在行業整體進入低增速時期,對企業競爭力的考驗將來自更多維度。
隨著風光等新能源占比持續提升,解決消納問題變得日益迫切。
朱雀基金在對光伏產業的新年展望中提出,IEA研究成果顯示,當可再生能源的占比達到15%的時候,行業的消納瓶頸就會逐步體現出來。國內風光占比的臨界值,很有可能會在今明兩年就會達到。
在上月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召開的年度大會上,“消納”成為企業家熱議的關鍵詞。
鐘寶申提到,我國光伏產業過去的發展是在原有的電力體系中進行添加,即依賴包括電網在內的整個能源體系對光伏的適應來進行光伏發電的安裝與開發,但對著光伏裝機規模不斷攀升,原有的電網架構、調度模式等已面臨較大挑戰。能源轉型作為一項系統性轉型,除光伏自身外,還需要來自電網、電力市場、電力消費等各個環節的參與者協同推進。
阿特斯總裁莊巖表示,光伏與其他類型能源進行相互協作有利于光伏消納,而這種協作應該建立在碳排放收費這一公平競爭的基礎之上。
華為數字能源智能光伏產品線總裁陳國光提到,在集中式光伏電站的場景下,電網消納問題需要改變原有電站控制模式,此前光伏電站進行設計時往往是以“補充電”而非“主力電”的方式,因此難以適應電網。而接下來通過構網型技術等手段,可實現電站從電流源型控制到電壓源型控制的轉變,主動緩解頻率和電壓波動,從而大量提高電站新能源的比例。
“實現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目標是個系統性工作。我國在推動目標實現過程中涉及諸多相關系統和部門,各部門對目標的理解和實現的偏差影響著體系性的建設。”正泰新能董事長陸川認為,如今我國集中式和分布式電站都出現消納困難,若消納容量的確定性規劃以及信息披露能更加充分,在短期內發電供應商的消納困難將減弱。
陸川同時表示,若對并網點電源點提出電能質量要求,將留給企業更多的技術創新空間,風電+光熱+光伏可以更好地組合形成較高電能質量且成本有競爭力的電源點方式;其次,在組件成本較低的情況下,若加裝追蹤器使發電質量平滑,將不必完全依賴儲能配給解決消納。對電能質量提出要求,企業自然會創新更多的方法以更低的成本來實現。
“如果我們希望保持住新能源產業的競爭力,電力系統改革的步伐還需要加快。電力體制不能及時改革是這個行業未來面臨的最大風險。”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劉譯陽此前接受貝殼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全球的電力體制此前都是建立在傳統能源以銷定供的特點上的,是單向度的,而隨著新能源占比提升,未來的電力系統將是源網荷儲一體化的,發電方同時也是用電方,一些新的商業模式例如虛擬電廠也將在其中誕生,這與傳統的電力系統決策、調度、消納從根本上來說是不同的。
集中式或成主要增量市場,新老玩家紛紛布局
本輪光伏產業鏈價格下調帶來的積極影響,在于因降本而打開了市場需求。中國光伏行業協會2023年年內兩度上調了裝機預測。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在上月介紹,我國光伏集中式和分布式開發并舉,大基地項目將成為集中式項目增長的重要支撐。
據行業協會數據,2023年前三季度,我國集中式光伏新增裝機達61.79GW,同比增長257.8%,分布式新增裝機67.14GW,同比增長90.0%。可以看出,受大基地項目推進影響,集中式裝機增速顯著。
研究機構集邦咨詢認為,集中式有望在2024年成為中國光伏裝機的主要增量。該機構表示,從細分類別上看,隨著中國電改進程的逐步深化,平均用電價格下降預期明確,疊加多地分配給戶用光伏的并網容量已接近枯竭,項目經濟性下降及并網管控趨嚴或將導致戶用光伏裝機需求在2024年進入深度調整期。工商業光伏則在峰谷電價差持續拉大,配儲比例逐步提升的背景下,有望保持穩定增長。集中式方面,未來兩年裝機需求將圍繞風光大基地項目開展。
近期的企業動向也不難一窺這一趨勢。
BC電池路線的主要布局者之一愛旭股份在上個月首次推出了針對集中式電站場景的高雙面率ABC(All Back Contact,全背接觸)組件。公司高級副總經理徐新峰表示,公司首先推出了針對分布式中工商業與戶用這兩個高溢價市場的BC產品,此次新品針對的地面電站特點是裝機規模大、溢價相對低一些,但沒有地面電站的裝機量支撐,企業難以獲得規模效應以發展壯大。
愛旭股份董事長陳剛向貝殼財經等媒體表示,公司在持續推進ABC組件成本的下降,預計到2024年6月末能夠做到和TOPCon組件相同的成本,此后將全力追平PERC組件。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星耀)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請告知刪除!
















